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编织美好时光
◎ 韩国华
  “岁月自有其歌诗,我自有爱结于礼。”每年“三八”妇女节,厂工会都会用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女职工在快乐中凝聚巾帼力量,绽放时代风采。于我而言,今年的“编手绳”活动最有意义,不仅学到了一项绳编技艺,而且小小的绳扣逆流而上,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想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编手绳真的很难,尤其对十指尖尖不会做针线的我而言,更是一种挑战。好在细心的老师给发了视频资料。结合课上辅导,课后反复观看,从最初扣环的绕线开始,到编八股辫、串配件、打蛇扣,最后到璎珞结收尾,每一个环节都是新鲜又有难度的。幸在执着如我,夜半时分、通勤车上仍在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没有辜负厂工会的用心组织,我终于学会了。虽然肉眼可见的还不够完美,但用心用力亲手编出来的,怎么看都觉得好看。
  凝视许久、细细回想,手绳收尾调长短的璎珞结不就是平扣吗?在电校读书的时候,我学过呀!记得那年实习课,老师教了平扣、猪蹄扣、拴马扣等十种绳扣的打法,还要现场考试。虽然我自知手比脚笨,但作为一名优秀学生,老师留的作业必是要尽心尽力去完成的。于是,我抓紧课余时间勤奋练习,当时执着的样子一定很可爱。一位男同学看出问题所在,主动过来指导,从每种绳扣步骤走线的先后顺序开始一一纠正,再把左右出手顺序也进行了调整。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怎么练速度就是提不上去呢!掌握正确方法后,我更加勤奋练习。熄灯就寝后,借着走廊的灯光还在练习。“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考试那天,我成竹在胸,用46秒打完10个绳扣,破了当时的学校纪录。
  没想到我能破纪录,激动之余,更深刻体会到“勤能补拙”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自那以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便成了我破解难题的制胜法宝。在心里更加感激当年出手指导我的史数忠同学,毕业后他分配到黑龙江鹤岗,同在电力系统工作。这么多年来,虽少有联系,也未曾言谢,但感激一直都在。
  “有结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其实,在我小的时候是接触过绳结的。那时年轻的母亲不仅勤劳,而且心灵手巧,经常做棉袄和袄罩,这两种款式都是需要打“蒜木疙瘩”当纽扣的,也就是手工编织的盘扣结。昏暗的灯光下,女红精湛的奶奶手把手教母亲,母亲学得很认真,很快就学会了。我觉得很神奇,简简单单的绳子左缠右绕就被赋予了生命的意义,比如这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的盘扣,氤氲着含蓄和典雅,洋溢着浪漫和娇俏,于端丽之中见美感,于古雅之中见清纯。可惜,绕来绕去都把我绕迷糊了,果断放弃想学的念头。可是母亲跟着奶奶学习打盘扣结的情景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岁月的长河奔流不息,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若干年后,手绳上的绳扣以更鲜艳、更美丽、更百变的姿态与我邂逅。授课老师、学习视频、百度搜索以更专业、更便捷的方式代替了当年的口口相传。这个“三八”妇女节,我学会了编手绳,还有桃花结、菠萝结等更好看的绳扣等着我去学习。有时尚新颖的手绳点缀美丽裙装的夏天,一定会更美丽。
  不论何种方式,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绳编技艺都伴我度过美好时光,我愿意将它传承下去“。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许若干年后,除了电力女工,我还会成为绳编技艺领域中的能工巧匠,用双手为这世间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奇迹。(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