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春到乡间
◎ 刘治军
  故乡的塬上有一种野菜叫荠菜,是一种能食用的野菜。这种野菜的生命力极强,每年不等春来就开始发芽。塬上的人都吃荠菜,因此它也成了人们开春的第一鲜。荠菜长在高原崖畔的石缝里,采摘极不便。为了让我们能吃到新鲜的荠菜,母亲经常独自外出踩点,等荠菜一冒叶,母亲便到崖畔上采给我们做荠菜团子吃。
  小时候我很挑食,总是这不吃那不吃,常常逼得母亲拿我没办法。有一年春来得特别晚,母亲迟迟没能采到荠菜,看着挨饿的我们,母亲独自一人去了后山的野峁沟。野峁沟地表潮湿,又是避风港,所以那里的荠菜出得早,可是那里山路特别陡峭,根本没有人去。那天,母亲一人偷偷地去了,结果滑倒摔伤了腿。迟迟不见母亲归来,我们四处寻找,最后在村口看见母亲提着一筐荠菜一瘸一拐地向村里走来……
  望着母亲,我们兄妹几人一时傻傻地站在原地,慌乱中接过母亲的菜筐,把母亲扶回家。可母亲说自己没事,没过多久便开始择菜,晚间我们便吃上了母亲做的荠菜饼。那是我第一次觉得荠菜饼如此好吃,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不再挑食。
  春天故乡的塬上有很多花,迎春花总是开得最早,淘气的我们有时把花枝折下来插在瓶子里摆在窗台上,那淡淡的花香被风一吹飘得满院都是。闻着春天的花香,我们在院子里捉迷藏,那惬意的时光至今历历在目。父亲总在院子里做木匠活,有时我们围着看。父亲的木匠活做得好,所以村里人遇有做家具的都来找父亲,也因此我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立春之后,天气渐渐回暖,村里的几条河流相继化开。母亲乘着早春河里的水流大,早早地便带着我们兄妹几人一起清理通往我家地里的水槽,每次母亲都把地浇得湿漉漉的。那时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土地还没有播种就要浇地,后来才明白,提前浇地是为了防止大风刮得到处都是土,再是让土地变得湿润一些,便于后期的播种。
  每年春天父亲都会忙着修剪果树枝。我家的园子不大,树种得却不少,有苹果树、梨树、杏树、桃树和葡萄树。父亲对待这些树就像对待我们一样,每一棵都照顾有加,精心呵护,父亲把多余的枝条剪掉,再把东倒西歪的枝条用枝杈固定起来,待枝条长定型了,再去掉支架。正是因为父亲的精心打点,悉心照料,我家的果园每年都硕果累累,我们也能早早地吃上香甜可口的水果。
  我喜欢春天,喜欢春天万物复苏,喜欢春天花开满园。故乡的春天,总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它深深地扎根于浓浓的乡愁之中,历久弥新,化作难以忘怀的回忆。(作者单位:国电电力锦界电厂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