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晋南大花馍
◎ 尹国娜
文章字数:1257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女儿的周岁了,妈妈早早就念叨要给她的小外孙女做个花馍项圈邮寄过来。我推脱着说:“现在都不用那么麻烦了,定个饭店布置一下抓周场景就可以了”。妈妈嗔怪道:“小孩周岁在咱老家可是一件大事,也是我做外婆的任务嘞!它寓意着小孩健康平安,长命百岁,可是万万不能省的!”
  回想起来,还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为补贴家用给乡邻们建房子时会用布口袋悬在自行车车梁上装满馒头,还有妈妈过节时用布口袋装好给堂姊妹们分发蒸好的大花馍。
  到了蒸花馍的这一天,街坊四邻的奶奶、婶婶、嫂子们早早地相约着来到主家家里,排开两张大大的案板,端出前一天晚上发好的面,挽起袖子,围着案板团团站定,一边说笑一边热火朝天地揉起面来。
  有经验的奶奶婶婶们用手中的小擀面杖、剪刀、筷子、密齿梳、竹签开始了各式各样花馍的捏制定型工作。年轻的嫂子们则一边揉面一边认真地学习起来,或帮忙打个下手。单是一个简单的花的形状,就有七八种做法。碰到做法不一致的时候,便开始七嘴八舌,轮番表演自己的做法,新花样也就流传开来。
  结婚时一对龙凤花馍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重头戏通常由几个人分工合作。在炕上支个小矮桌,奶奶们戴着老花镜盘腿坐下,搓出一根长约五十公分的长条面团,左侧用剪刀剪开,塞入一粒红枣,龙嘴就有了雏形,用剪刀在龙嘴一周剪出牙齿,眼睛用两粒黑豆代替,安上龙角、龙须、龙爪、龙鳍,最后用模具在龙的身体两侧轻柔均匀地压出龙鳞,将龙身微微弯曲,做出凌空盘旋的姿态。这时凤凰高昂着头颅,拖着五彩的尾翼,已是振翅欲飞了。用小竹签将它们分别固定在馄饨馍上,取“龙凤呈祥百年好合”的彩头。
  婶婶们用擀面杖擀出三张或五张直径二三十公分,厚约一公分的圆形面饼,拇指食指快速移动,在面饼周围捏出一圈匀称整齐的花纹,铺上一层淘洗干净的红枣,就这样一层面饼一层红枣,最后面饼盖顶,枣糕就做好了,寓意着早生贵子、步步高升。石榴馍相对来说简单点,在馄饨馍的面胚顶端捏出一个圆鼓鼓的苞,用剪刀深深浅浅地剪出石榴嘴的模样,寓意多子多福。荷花馍是一双双巧手擀、切、摞、压、卷、捏的成果,旁边配着悠闲自在的鱼儿,鱼戏莲叶,富贵吉祥……
  蒸制出的花馍像待嫁的新娘子一样,需要好好打扮一番。奶奶们精心捏制的各色花儿,或大或小的牡丹、菊花、向日葵,红的、绿的、黄的,错落有致地插在花馍上,等到结婚用红色的平盘托着摆出来,引得宾客们层层围观啧啧称赞,为主家挣足了面子,也为喜事铺满了氛围。
  在山西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有事就有馍,有馍就有事。喜丧节典,处处都能看到花馍。老人过寿,花馍仿枣糕模样,一层福袋一层葫芦,最顶端是南极仙翁手捧寿桃,象征福禄寿禧常伴老人左右。孩子百岁做个项圈馍,插上十二生肖,再捏一对老虎馍,孩子虎虎有生气。乔迁之喜也有讲究,花馍上有镇宅神虫,丰收玉米,年年有鱼,招财铜钱,吉祥富贵花等等。
  花馍在山西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山西人人生中每个重要时刻所需要的仪式感,也是山西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单位:国电电力上海庙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