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萝卜情思
◎ 李太斌
  总以为过了多愁善感的年纪,可每每遇到某人或某物,又会情不自禁地触景生情。前两天单位食堂里的一碗萝卜汤,虽清清淡淡,竟然让我心生浓浓的情思,把我拽进了以前的回忆。
  初中二年级,在暑假作业完成之后,便是百无聊赖的时光。同村的小伙伴都离开村庄出去打工,而我却选择待在家里,学着邻居种起了萝卜。父母说我逞能,自不量力,别说抢墒播种的技术活,就连担水浇地的苦力活我也吃不消,可倔强的我愣是在地中间打出了一口压水井。母亲看到我弯腰压水时,不免有些心疼,于是抢过我紧握的把手,开始使劲压动把手,让抽上来的井水在阳光下欢快地奔流。
  母亲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萝卜也不例外。当萝卜的幼苗钻出地面,以细细的茎支起两片圆圆的叶子时,母亲便拉着我的手,沿着畦埂一棵一棵地看。母亲说萝卜通人性,它这样的长势,就是没让我白花了力气。我自然懂得母亲的意思,她给了我最有力的肯定和最真实的鼓励。
  萝卜喜雨,在我浇了两次水之后,夏天的雨水便接连不断地下了起来,有时候还漫过畦埂。萝卜像注入了兴奋剂,一个劲地疯长,待暑假结束时,萝卜竟然长到了擀面杖的粗细,一截截地钻出了畦埂,很是喜人,我挑选一棵长势较好的萝卜,拔出来,去了皮,与母亲一同分享,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直到高中进城求学,从课外读物中,才对萝卜有了更多的了解。它不仅有萝白、萝北、莱菔、芦菔等诸多别名,其产地也在中国,尤以平原种植为多。有记载孙思邈用萝卜治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述,称萝卜能“大下气、消谷和中、去邪热气”。据传,武则天爱之有加,赐名“假燕窝”,且定为宫廷用菜。难怪大街小巷,总有流动的商贩,推着一车一车的萝卜叫卖,抑扬顿挫的吆喝声,比水灵灵的萝卜清脆甘甜。印象中的高中生活,教室后面的食堂里总会飘来萝卜的味道。食堂一日三餐都有萝卜菜品,早餐的开味小菜是什锦萝卜丝,午餐的主打硬菜排骨萝卜块,晚餐是养胃精品海带萝卜片,这也从未让我有厌烦之意,反而越发地喜欢。
  嫂子看到我对萝卜如此喜欢,调侃我何不与萝卜恋爱一场。在那个年代,萝卜可以说是“大众情人”,人见人爱的。我喜欢白萝卜,水灵灵的,翡翠一般。嫂子喜欢一种叫“心灵美”的萝卜,皮青瓤紫,圆圆的,像一个地瓜。问其原因,她似故弄玄虚,颇有几分神秘地说此物如“山珍海味”,味甜汁多,脆嫩爽口。还搬出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冬飚撼壁,围炉永夜,煤焰烛窗,口鼻炱黑。忽闻门外有‘萝卜赛梨’者,无论贫富髦雅,奔走购之,唯恐其越街过巷也。”
  我承认自己是才疏学浅的,不懂得嫂子的引经据典。但嫂子用“心灵美”做出一道美食,却让我至今难忘。只见她把萝卜去皮切丝,加糖腌放。再取一只新疆香梨,同样去皮切丝,然后将二者掺在一起,放在容器里闷上一刻钟。当容器的盖子打开的那一瞬间,一股醉人的香味扑鼻而来。嫂子说那是哈密瓜的味道,那种香甜的味道,至今在我的记忆里弥漫着。
  眼下,又是萝卜丰收和冬储的季节,心里不禁欣喜起来。既为当年我播种且丰收的萝卜而喜悦,也为如今大众以萝卜养生而高兴。(作者单位:朔黄铁路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