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 睿 通讯员 冯怡铭 李建建 原有刚 唐浩宇
河南公司所属7家火电企业总装机台数15台,总装机容量641万千瓦,年耗煤约1450万吨。一直以来,受当地工业基础薄弱、各大发电集团市场竞争激烈、外送电市场占比大、火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连续多年亏损。
河南公司领导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企业”这一现实,把扭亏治亏摆在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解难题、破困局、开新局,举全公司之力全面打响扭亏治亏攻坚战,彻底甩掉亏损的帽子。2023年,实现经营利润462万元,同比减亏15.16亿元,顺利实现“经营性资产扭亏”目标。今年一季度,利润总额总体上扬,累计发电量6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5%,供热量完成1808万吉焦,同比增长26.1%,电热量均超额完成首季任务,保持区域对标第一,创历史新高,实现首季开门红。
集中管控重点发力 “燃料集中管控是化解保供与控价之间矛盾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助力公司治亏扭亏、创造效益的关键。”公司党委书记康龙说道。
2023年,河南公司把燃料集中管控确定为助力公司扭亏脱困的主攻方向,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整治成效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按照集团公司燃料“管办分离、集中管控”要求,信息、计划、合同、调运、结算、付款相关工作统一由河南公司下属燃料公司专业化对接煤炭企业,有效避免了煤炭价格混乱、煤质参差不齐、煤炭资源分配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出现,并杜绝了社会资本介入带来的资金成本压力大等方面的影响,集中管控优势持续显现。全年,燃料成本同比降低7.5亿元;通过优化配煤掺烧,累计掺烧经济煤种509.3万吨,掺比达37.5%,节约成本2.3亿元。同时,积极推进“公转铁”运输,汽运煤占比从40%压降至24%,有效降低了廉洁风险及厂内验收工作量。
据荥阳公司燃管部负责人介绍,供热期间,荥阳电厂日消耗量在13000—14000吨左右,由于库存有限,电厂保供压力巨大。自燃料公司实现集中管控以来,在保供压力最大时期,将自产煤集中调运至荥阳电厂,最大限度缓解了煤炭资源紧缺局面。
通过燃料集中管控的实施,河南公司取得自产煤统一调度、区域资源余缺共济、长协煤结构得以优化、议价能力不断提高的显著效果,在确保濮阳、孟津、焦作、驻马店公司全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基础上,助推公司经营性扭亏年度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此外,物资和财务实施集中管控也为公司扭亏治亏提供了助力。通过强化项目优化整合、调剂闲置物资、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产、加速备品备件国产化替代推广与应用以及对石灰石、尿素等大宗物资实行集中竞价采购等措施,节约采购、维护等成本费用近5700万元。
通过扎实推进财务共享标准化建设,强化内外部资源统筹调配,充分发挥统采平台作用,统筹办理票据融资24.7亿元,同比增幅120%;综合融资成本3.2%,同比降低0.7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压降1.14亿元,资金创效显著。
互为市场 你中有我 集团内部协同创效、共同发力,为河南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拓宽了道路。
在销售集团的协助支持下,2023年,河南公司争取到山西骨干煤企长协煤130万吨,在国铁集团调度中心的协调沟通下,荥阳电厂增加了几十万吨的铁路运煤,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为开拓外部煤炭企业低硫贫瘦煤的优质长协资源,河南公司以煤为基,深化提质增效和价值创造,积极推动太行润滑油在所属企业先试先用,在物资公司等兄弟单位大力支持下,借助电商平台的资源优势和兄弟单位的消纳能力,成功与相关企业建立起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使高端润滑油国产替代和煤、油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加速落地。今年,新增长协合同86万吨,较市场价格相比预计可控降燃料成本1.4亿元。
河南公司积极尝试以煤为“媒”的跨界营销,依托销售集团煤炭资源拓展省内著名化工企业煤炭销售和电能替代业务合作,签约电能替代量约15亿千瓦时,为公司圆满完成全年电量和扭亏治亏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记者了解到,河南公司每年需要尿素2万吨,需求量较大。近期,公司与销售集团联合以尿素采购为契机,与省内著名化工企业展开更为深入的洽谈合作。
“这样的合作是集团内部协同优势的具体体现,既能从中得到最优惠的价格,又能在售电、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更进一步的合作。”康龙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是别人的市场,别人更是我们的市场。”
强化主业 拓市增收 ——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汇报,以热电联产为抓手,争取优先电量88亿千瓦时,在豫八大集团排名第一,直接创效3100万元。
——加强指标争取,足额签订电力中长期合约212亿千瓦时,交易均价453.69元/兆瓦时,实现顶格上浮。
——加强协同创效,统筹平衡内部指标2.33亿千瓦时,增收1089万元。实现省间外送电量1亿千瓦时,创收3245万元。
——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机组适网性,优化发电、辅助服务测算模型,提高综合收益,全年辅助服务收益2亿元,同比增收0.94亿元,增幅83%,创历史最优。
——加强供热开拓,完成民权引热入宁、濮阳大化锅炉替代、焦作至华辰新材料高压蒸汽项目、济源富士康、驻马店鹏辉电源、孟津中硅高科等用户接入,增加供热量100至120吨/小时,工业用户开拓成效显著。
——加强协调争取,6家单位完成供热成本监审,荥阳、驻马店、孟津公司争取供热补贴合计1571万元。
在驻马店公司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2023年该公司优先发电计划连续保持区域先进水平,售电均价持续提高,由2021年320.07元/兆瓦时提升至2023年411.75元/兆瓦时。热力市场方面,通过强化热力营销,全面开展工业用户开发,摸排对接优质用户,工业用户由2021年初的35家发展至2023年底的46家,工业售热量由2021年度174.81万吉焦提升至2023年度197.16万吉焦。通过对当地政府及用户的集中走访和多方斡旋,强力攻坚热价调整,在2022年热价增幅30.56%,工业售热收入由2021年度10315.27万元跃升至2023年度15189.42万元,并在2023年完成全部工业用户合同续签2年,扭转了连续6年亏损的不利形势,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河南公司下属濮阳公司作为濮阳市西部开发区主要热源企业,承担着1300万平方米居民用暖及近40家企业的供热任务,供热量居集团公司在豫企业之首。该公司先后完成高中压抽汽改造、背压机改造、高压提压改造等项目,扩建一台背压机组,建立了高、中、低参数的供热产品体系,供热能力大幅提高。首创移动供热站,服务半径不断扩大。
今年一季度以来,濮阳公司全力开展小锅炉替代、工业用户拓展,实现濮阳县城采暖直供,增加居民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以实际行动打造“国能濮热”优质品牌。
解决“遗留”轻装上阵 焦作电厂员工总数占比河南公司整体员工数量的一半儿,解决好焦作公司的问题,相当于河南公司的问题解决了一半!
历史遗留问题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解决好这一难题,河南公司才能轻装上阵,焕发生机。
作为百年老厂,焦作公司自2016年起陷入连续亏损状态。2022年以来,焦作公司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承压奋进的着力点,以“做精新厂、盘活老厂”工作思路为主线着手书写改革新篇,实现业绩“大逆转”,形象“大翻身”,队伍“大团结”。
新厂自2023年6月起结束了连续28个月的亏损局面,全年实现利润4888万元,同比减亏10.4亿元。与此同时,“盘活老厂”也取得了可喜成绩,百年老厂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驻马店公司千方百计攻克遗留问题。历经艰难,完成小股东股权稀释,实现了1.558亿元债转股,小股东股权在2023年底彻底退出,产权关系彻底厘清,为后续河南公司4.8亿元债转股及集团公司再增资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完成全部不动产权证办理,5件法律案件销案,以及老厂地上资产处置等,甩脱了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包袱。
登高望远,美好前景可期;创新图强,更需担当作为。甩掉亏损的帽子,仅仅是河南公司阔步前行的第一站。未来可期,风光无限,该公司上下一心,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新的篇章,他们笃信:下一站,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