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 培育新质生产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

本报通讯员  宋会贤

  春夏之交,满目新绿,欣欣向荣。
  准确“突围”,向“新”而行,江苏太仓公司加快“两个转变”,做好“突围”篇章,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引领公司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向“新”而行 坚定不移做强新型电力系统
  “双碳”发展战略背景下,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煤电如何实现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成了当今煤电企业的不二选择。
  新,让太电人更紧迫地认识到,不仅要做强火电,更要打破“围墙”,增强与地方经济、园区企业的黏性,打通供热“走廊”,在供热、供高压空气、供冷、污泥掺烧等综合能源服务上获得突破,为社会提供更多“火电+”多联供电力产品。今年2月,该公司党委班子经过多次党委会专题研究,明确了公司2024年重点突破项目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每一个项目都聚焦于转型,每一项都清晰聚焦于“新”,并迅速整合专题专班力量,通过头脑风暴、专题座谈……在思想的碰撞中,让思想突围带动经营突围、发展突围。
  3月,该公司供热制水项目获得集团公司批复;4月,随着脱水仓拆除、厂内供热管道建设的开工,制约公司综合能源发展的“直供热走廊”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针对直接对外供热遇到的地方规划、竞争对手制衡等困难,该公司集思广益,广泛调研系统内优秀企业案例,提出向用户提供差异化供热等方案,为公司摆脱外部阻碍、实现对外直接供热找出更多出路。
  新,让太电人更坚定推进智慧化、灵活性机组改造。随着新能源装机的日益增多,煤电机组的支撑调节并重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安全、更稳定发电,该公司于2023年在省内率先完成600兆瓦等级超临界机组20%深度调峰改造,并通过实施一系列智能控制优化,实现锅炉一键升温、发电机一键并网、制粉系统一键启停、一次风机失速逻辑优化等多个智能化模块应用,机组在响应负荷调整上更加安全、可靠、更灵敏,今年4月份,该公司成功响应电网调度指令,完成20%深度调峰任务。
  “深度调峰是为新能源消纳作贡献,但也给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带来更大的挑战。”参与深度调峰改造的运行部员工齐锋说。为了提高机组的安全节能水平,设备部员工李永利介绍,近两年公司利用机组检修,着力于推进机组节能改造,完成七号机组低温省煤器改造、空预器改造、锅炉吹灰器源优化等一系列节能改造。以7号炉低温省煤器改造为例,该项目不仅消除7号炉低温省煤器泄漏,减少烟道系统阻力,还对应电除尘器芒刺线腐蚀电场退出、灰斗积灰受潮板结等安全隐患进行了治理,改造后的7号炉低温省煤器每年节约燃料成本188万元,而锅炉空预器改造、吹灰气源改造两个项目的实施,可以让每台机组供电煤耗降低1.29克/千瓦时。
  新,是这个春天最蓬勃的动力。4月的最后一周,该公司与燕新控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公司对外供应压缩空气、蒸汽业务项目正式启动,与北新建材供热项目从框架合作走向实质对接……向做强新型电力系统迈进的道路上,太电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向“新”突围是时代的选择,更是生存发展的选择。
  向“绿”而行 坚定不移向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端转变
  在国家“双碳”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谁掌握了绿色资源,谁就更有可能在新型电力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更有可能为公司带来“火电+”机遇。
  “太仓地区德资企业很多,产品主要是出口欧美,对绿证需求特别大,你们能帮助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吗?”在江苏公司与太仓市政府签署新能源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期间,面对这一疑虑,太仓公司当即成立专班,落实专人负责对接,利用公司分布式光伏资源,启动绿电绿证申领工作,主动对接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公司等职能部门,加速推进绿证审批流程。经过数月努力,目前,该公司高压光伏项目获得首批绿证核发累计5140张,累计绿电514万千瓦时,实现首批结算电量100%绿证兑换,为企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增添了“绿电”动能。
  太仓市位于长三角经济核心圈,以二十分钟抵达上海、一小时对接苏州南京的绝佳位置,成为寸土寸金的苏南热地。然而,得之亦有“失之”,正因为这里寸土寸金和长江保护国策等种种背景原因,几乎不可能发展大型地面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如何蹚出一条适合太仓的新能源发展道路?今年年初,该公司定位“太仓特质”,明确公司在新能源发展突围上,不仅要继续立足本土寻求容量大、效益优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还要走出去寻找大型集中式新能源项目。“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好、企业盈利能力强,我们投资的分布式新能源项目都是赚钱的好项目,这样的优势我们必须要保持。”谈及为什么还要继续发展分布式光伏项目,该公司副总经理鲁国华分析了“效益”的重要性。
  截至4月30日,该公司建成80.55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建获批项目45.96兆瓦。年累计光伏发电量达2242.2万千瓦时,收入1073万元,在向“绿”而行的道路上,跑出了“后起直追”的加速度。
  向“上”而行 坚定不移做好能源供应“压舱石”
  1至4月份,太仓公司完成发电量25.16亿千瓦时,发电利用小时1997小时,位居省内600兆瓦等级机组第一,以实际行动践行能源供应“压舱石”使命。
  立足于早,立足于抢,是该公司每天保持的抢发电节奏。每天早上8时,生产信息群内“一体化运营调度日报”准时发布,针对每天电量进度、现场缺陷治理等关键指标、问题,值班领导、业务部门迅速跟进落实,确保每天紧咬目标,向“上”而行。
  “欲求其上,而得其上”。该公司党委始终以高标准严要求贯彻落实两级公司年度工作会要求,在百日竞赛、“硬过半”任务落实上提前策划,积极部署,带领市场营销、运行部门紧盯电网负荷变化、新能源消纳、天气变化等情况,持续优化抢发电策略,加强与调度协调沟通,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最大限度提升机组负荷率和市场占有率,为实现“硬过半”夯实基础。
  雁阵齐心,扶摇而上。“头雁党委”是该公司党建引领品牌,年初即结合年度重点攻关项目做出优化调整,以“头雁先锋、头雁突围、头雁示范”开展“三岗建设”,建设思想突围、实干更足的“领航、远航、巡航、护航”四支“雁阵”,让“头雁”力量成为推进公司年度十大攻关项目取得突围的“中流砥柱”。
  在强化安全支撑作用上,今年,该公司利用每一次安全生产分析会,持续、深入地解决现场安全管理的“肠梗阻”、“顽疾”,提出更高的标准、更细的举措落实年度安全“一号文”。针对承包商习惯性违章,该公司培训、教育、考核三管齐下,让承包商从内心强化“主动安全”意识;利用节假日调停,开展机组隐患排查,输煤系统缺陷治理,让机组在高负荷发电、低负荷调峰、持续阴雨天气中以更安全、更稳定的参数健康运行。
  4月17日,该公司顺利完成DCS国产化改造数据库核对,为新的DCS系统逻辑组态奠定技术基础,对于热工专业来说,落实集团公司DCS系统国产一体化要求,在今年机组C级检修中高标准完成DCS系统国产化改造,彻底消除原系统元器件老化设备隐患,夯实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基础,是他们今年最大的愿景。
  江入海阔,帆悬潮头。在能源转型加速的时代浪潮下,太仓公司坚定向新、向绿、向上的方向,不惧浪打,迎难而上,为实现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继续砥砺前行。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