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给自己的信
  

◎陈汉宁


  麦家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作家,尤其是他站在镜头前拘谨不善言辞的样子,总让人多几分怜爱,他就像家里中间的那个孩子,不像老大备受瞩目,也不像老小被长辈宠溺,中间的那个孩子常常是不打眼,沉默寡言的,但他内心却充满了表达欲,细微地观察这个世界。
  《人间信》描写的是孩子、是童年、是过去,也是未来。一个生长在家庭成分不好的孩子,加之父亲还是个浑浑噩噩的潦坯,从小在被人欺辱的环境下成长,童年苦涩、艰难。可以说,这是一个在父亲缺位的情况下,家中女性补位的一场自我救赎的故事。作者也将自己的经历多多少少投射在这个故事里,有他的情绪,也有他童年的影子。有的人可能终生都在寻求救赎,也有的人不需要。那些曾被童年困住的人,被时代伤害的人,伤害和苦难不会突然被消解掉,只有靠自己转念,解放自己从困苦中走出来。所以麦家花了很多年走出故乡,远离那片土地和人,然而命运总会给你一次机会再次回到故乡寻求和解,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宽厚和博大。很多麦家的粉丝都读过《人生海海》这本书,如果说《人生海海》讲的是天下事,那么《人间信》讲的则是心里的事,书里的字字句句,一针一线都是心事。这就像是某个童年的角落吧,它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在你越发想认识自己的时候提醒你,该回去看看了。
  被往事困住应该如何解脱?不是所有人都有幸福美满的童年,在男性缺位的情况下,女性如何补位?何况是一个游手好闲、赌博成性的父亲,把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拽入无底深渊,仇恨和怨气充斥着童年的每一个角落。如何向死而生?只有与这样的家庭彻底决裂,男孩以一种决然的态度重生,可最终逃离不了的亲情和内心的觉醒,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书中把女性的地位提到很高,母亲就像是他的保护神,女性温柔的力量给予男孩取之不尽的温暖,在日后获得重新出发的勇气。麦家通过写作不断地一次次回到故乡,抵达出生的地方,把不堪晒在阳光下,发霉的部分被晒个透彻,与自己沉痛的过去告别、和解。他也希望这个故事能疗愈和他一样有过童年创伤的人走出自己、走出桎梏,让内心更加轻盈,从而获得解放。
  文学的力量是无形的,亦是伟大的,它的伟大不在于现实意义,给你升职加薪,给你买车买房,文学的作用就是在无用之中产生,尤其是对心理产生变化。由于你有大量的人生积累,碰到人生的一些关卡时它能帮你化解苦难,帮助你获取活下去的力量。
  在直播间里,我再次接近了麦家,感受到我们的心灵如此之近。对于文学作品中有大段描写童年的文字,麦家给了自己的解读:童年是最干净的地方,是生命的底色,是我们人类情感的一个基座,回望童年其实是回望人生最初出发的地方,内心最纯良的地方。一定意义上说,我们追忆童年、回归童年也是追求纯良,追求内心的干净、轻盈。
  看完《人间信》,我被一种力量推动着,翻阅起十多年前写给自己的信,笔迹比现在清秀多了,然而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年轻时的自卑和敏感,细细密密地排列成行,烦忧、恐惧、疑惑,看上去很傻很幼稚,可情感是真实的,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我,很多问题盘旋在头顶,感觉天大的事过不去了,就像看着一株不在阴霾下蜷缩着的绿植。到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发现曾觉得过不去的也终将过去,疼痛的分量减轻了。很想抱抱当时的自己,告诉她:“不要困在原地,不要画地为牢,勇敢一些!想做的事就去尝试,想去的城市就去,想离开父母的安排就大胆表达出来!”
  有了一些人生阅历后发现,我们需要一个那样的时刻,在人生陷入泥潭的时候,能遇到一个高人开导你,大部分情况是没有这种幸运,只能依靠文学。文学就像女性一样博大、柔美。每个人都有权力去遇到一本好书,只要不停地阅读,或早或晚会遇到治愈你的那本书,对此我深信不疑。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它提醒我们即使再喧嚣的世界,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人间值不值得都需要亲自去体验。你更认识你自己了吗?你遇到属于你的人生之书了吗?如果还没有,不妨从这本开始吧!
  (作者单位:神华能源报社)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