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晓宇
春回大地,龙源电力“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中卫3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二期200万千瓦)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龙源电力设计院的驻场代表易奕望着一望无尽的沙海,脑海中不断浮现一期100万千瓦项目建设时的一幕幕。2023年,她和同事们在重大新能源工程建设一线驻场服务,不管是山地丘陵、戈壁荒漠还是深蓝海洋,都留下了他们挥洒青春的足迹,谱写了一曲向绿而行的“四季歌”。
春风吹荒漠变绿洲 2023年春天,宁夏腾格里沙漠,“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项目建设现场,来自龙源电力设计院的工程师们顶着风沙现场指导光伏组件安装工序。
“这么大的场址,遍地的沙丘,如何做好建光伏、种绿草的双重任务,让沙漠变成能源、生态双绿洲?”“光伏+沙戈荒治理”模式没有先例可循,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项目设计团队脑海中。
“这次时间紧、任务重、挑战高,大家要坚守现场,全力以赴保障项目高质量建设。”项目设计总师的叮嘱言犹在耳,团队深感责任重大。
易奕和同事们作为一期项目的驻场服务人员,在做好前期场平、打桩、支架、生态修复等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开启“驻场”模式,派驻现场20余人次、服务400余天,现场指导桩基打入、支架焊接与安装、场区接地等技术难题,提升现场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优。
4月,谷雨时节刚过,光伏大基地撒下的草籽在做冒出地面前的最后努力,泛黄的地面上仿佛有了若隐若现的绿色。随着最后一台光伏逆变器投入运行,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未来,这里发出的绿电通过输电线路直达千里之外的三湘大地,而靠着光伏设计师们埋下的“绿色种子”,荒漠变绿洲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夏虫鸣智慧建风电
“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青纱起高粱。”5月的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杜家村,风力发电机在春风吹拂下有力转动,山坡上响起推土机的轰鸣声,国内首个国产BIM技术风电示范工程——龙源电力娑婆风电场扩容项目正式开工。
“虽然国产BIM技术的示范应用在前期投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较大,但是对后续设计、施工和运营来说,却能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和工作效率,既让设计者从繁琐、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有利于各部门协同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龙源设计院BIM工程师刘润彪对项目建设人员说。
新能源的底色是绿色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其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环保底色,保护好鸟语、虫鸣、花香的大自然,该公司将研发重心聚焦在BIM技术。开工前,运用BIM技术对挖方路段和填方路段进行模拟施工,充分利用弃渣进行回填,减少渣土临时转运和二次运输,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开展电站三维正向设计,并实现微观选址、道路、集电线路、升压站三维设计成果的数字化移交。
“有了BIM技术,没想到这么省工省料,而且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在项目全容量投产当天,项目部人员发出感慨。
目前,该BIM技术已经同步拓展至光伏项目的设计中,致力于实现多场景发电工程的高效设计、动态展示及智慧建设,持续服务项目全生命周期。
秋播种风渔巧融合 “秋季到来荷花香……”秋天的福建莆田南日岛深处,一个形状怪异的庞然大物正缓缓驶来。它有一个黄色的三角形底座,前端安装一台百米高的风力发电机,像“犄角”一样迎风耸立。龙源设计院的工程师刘伟站在拖船甲板上,看着庞然大物的“下盘”布置的巨型渔网,忍不住叫好:“好家伙!‘国能共享号’将来的水产可不少啊!”
这个海上风电的“新物种”就是龙源电力负责开发建设的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平台“国能共享号”,依托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大渔排”,实现自动投喂、自动清洗、自动监控,坐收渔翁之利……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水深超过50米的海域蕴藏的风能储量超过2000吉瓦,海上风电走向深海已成为行业共识,而传统单桩、导管架、高桩承台等建设方案均不理想。另一方面,海水养殖业由陆基、近浅海走向深远海是必然趋势,深远海风渔融合发展前景广阔。
要在深海建设一座这样的“开心渔场”,必须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龙源设计院依托集团公司“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科技项目,将漂浮式风电开发与深远海渔业养殖技术融合,深入开展能源电力、风机制造、海洋工程、渔业养殖等跨领域、跨学科技术融合研究,全力攻克漂浮式风电基础设计、风电机组适应性改造、动态海缆及锚泊系统设计等“卡脖子”技术,完成总体性能、结构、系泊、机械、电气、养殖等14个专业设计,实现“平台结构、海洋空间、运营功能”多空间多层次共用,并经过中国船级社审查通过,为项目顺利并网投产、安全运营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2023年10月的最后一天,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多方密切配合下,“国能共享号”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安装完成。和传统海上风电机组相比,“国能共享号”就像初出茅庐的小朋友,但是作为全球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渔业养殖一体化设计概念的首次实践,它揭开了我国海上风电开发从近海迈向深远海的崭新篇章,未来值得期待。
春又来奋楫再出发 冬去春来,“宁湘直流”配套新能源基地中卫3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二期200万千瓦)现场“热辣滚烫”,一根根桩基鳞次栉比,一片片光伏板开始陆续“上架”。得益于一期项目的设计建设经验,二期项目正以更高的标准进行建设。
开工前,龙源设计院围绕集团公司发展大局,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开展了10余版方案论证,完成二期10个标段的招标设计以及北区5个标段施工图设计,助力植被保护与修复方案获得批复。同时,及时总结一期经验,完成集团公司《沙戈荒基地光伏项目建设标准》修编、龙源电力《平单轴支架精细化管理办法》等企业标准3项,普及推广相关科技成果。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新的一年,龙源电力设计院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全体职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苦干实干开拓出一片又一片新能源发展的热土,通过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唱响新能源发展“四季歌”,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