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包神铁路核心煤炭装车区域——巴图塔站场,雪花漫天飞舞,染白了大地,一条条黑色“长龙”蜿蜒前行,驶向远方。
作为包神铁路能源保供第一公里,巴图塔站场担负着繁重的装车任务。一辆辆满载煤炭的卡车在这里汇集,随着皮带转动,煤炭从筒仓漏斗装入火车车厢。然而骤降至零下20℃的气温和愈发猛烈的风雪,给保供任务带来了挑战。
“最近抗寒保供,一个班时下来,大概要走两万多步,作业量比以前更多了。”夜班作业人员郝晋增正在安装列尾,等待发车。巴图塔站区全体人员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守护着黑色“长龙”顺利到达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站区主任赵亚龙密切关注着站场的运行情况,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如炬。“这场大雪,对我们来说,是一场考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在站场的另一角,火车副司机赵勇对机车进行例行检查,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他手里挥舞着列检锤,眼神专注,汗水混杂着雪水,流淌在他的脸上。
随着一辆辆满载煤炭的列车驶出站场,夜班作业人员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更加高大。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寒冷的冬日注入一股股暖流。
与此同时,与巴图塔站相距160公里的包头,包神铁路集团调度大厅灯火通明,调度员们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和列车运行情况,以确保煤炭通畅运输。
“巴图塔站,现在汇报乌专线8050次装车情况和现场除雪情况。”
“巴图塔站扫雪汇报,目前现场上道除雪78人,已清扫道岔54副。8050次预计15分钟后装车作业完毕。”
通过气象驾驶舱实时气象情况,调度员陈鑫每隔1个小时,都要询问一下降雪量较大的车站的装车及除雪情况,以便迅速应对。
在这场风雪保供的战斗中,包神铁路集团上线的气象驾驶舱、智能调度系统等先进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实时监测气象变化和能源需求,科学调度运力,提高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了严寒天气对生产的影响。
“自2023年11月内蒙古地区气温不断波动以来,涉及我们管内的暴雪预警有53次、寒潮预警133次、冰雹预警98次以及霜冻预警57次。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自气象驾驶舱上线运行以来,信息技术服务分公司主管包文艳不断探索开发新的功能。
黑夜渐渐消散,曙光悄然来临。这一夜,包神线上60个车站、近万名职工奋战在保供一线,装车总量完成185列76.67万吨,超日计划2.64万吨,有力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