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福建公司:精心铸“器”创一流
本报通讯员 宋 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福建公司在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进程中,精心铸“器”:
  以“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为擎,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有效实施数字化转型,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典范。
  以“发挥产业控制作用”赋能,抢抓机遇,谋划发展,开启了“火电+新能源”的转型之路。
  以“发挥安全支撑作用”为基,强化科学精准对标,持续提升生产、管理和运营水平。
  ……
  福建公司正以奋进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八闽大地描绘了一幅“不负期许更向前、争创一流勇担当”的新画卷。
  超前谋划,质量效益双一流
  如何坚持工作前瞻性、预判性、主动性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相统一,是企业推进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
  福建公司在推进集团公司战略落地过程中,提出“一轴两翼 五提六创”工作思路,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聚力协同发展和价值发展,跑赢和守住了年度“量价”成果,实现价值创造“颗粒归仓”。
  根据福建省电力现货市场形势,福建公司敏锐把握发展趋势,坚持以热促电,稳步开拓电热两个市场。一方面,充分发挥“供热规模最大”这一优势,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争取热电市场交易保护政策,扩大了公司电力市场份额,热电联产机组年利用小时高于常规煤机1000小时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另一方面,发挥热电联产机组多、百万机组占比高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制订热电联产机组抢发电目标,有效提升了机组利用系数。2023年,发电量、电量交易价格和供热量价均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累计完成发电量466.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5%;供热量3414.57万吉焦,同比增14.25%。
  奔有目标,赶有方向。福建公司深入分析当前电力市场形势和后续发展趋势,梳理市场化电量需求,全力打通跨省外送通道。同时,结合泉州公司、石狮公司负荷中心区位优势以及各机组的生产特性和检修计划,积极协调开展电量调整转让,为外送交易腾出充足的电量空间,做到了交易份额应得必得,为完成年度发电任务提供了保障。在集团公司第四季度火电二级公司中连续7周、3个月发电进度排名第一。
  锲而不舍,追光驭风争一流
  “我们要深刻认识福建省区发展的新形势,海上风电资源分配依然决定于投资企业在福建省内的产业带动和给予当地的贡献,我们要发挥优势,打响品牌,在统筹推进两端发力上塑造新优势,在服务和融入福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福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2024年度工作会上说道。
  寻出路,困境突围。福建公司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聚焦主责主业,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优化布局结构。
  面对光伏产业基本从零起步和福建省内资源禀赋一般但竞争异常激烈的困难局面,福建公司将年度任务和创一流目标分解至所属各单位,每月设定新能源项目重点工作,按月开展考核。研究调整新能源项目关键业绩指标体系考核评价方案,提高了新能源考核比重。同时,充分发挥全员力量,化整为零,人人牵头,取长补短,主动寻找新能源项目建设新的突破点——积极捕获符合申报条件的优质集中式光伏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对接,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并落实到人。经过不懈努力,申报的4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全部列入福建省2023年开发名单,总容量90万千瓦,位列15家企业第一,占福建省年度开发方案的16.88%。
  陆展宏图,风起海上!2023年年初,在海上风电项目首次公示没有中选的情况下,福建公司积极推动落实集团公司与福建省签订产业合作协议,利用公司在煤电新投资建设煤电契机,联合在闽其他企业积极推动“两个联营”,持续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汇报沟通,协调能源主管部门将能源保供增列评分方案,争取到对集团公司更加有利的竞配规则,最终扭转了海上风电竞配的结果,取得了4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2年累计获取海上风电资源70万千瓦,在福建省海上风电竞配中获取容量排名第一。
  “立足主业,多向发展”,日益成为福建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指南针”。
  2023年,福建公司共获取新能源前期储备近125万千瓦,为年度任务的400%。签订光伏项目开发协议容量500多万千瓦,已投产容量位居福建区域五大集团前列,连续3年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任务目标,形成了“储备一批、决策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良性循环,“追光”和“驭风”的道路越走越广。
  智能升级,自主创新做一流
  走进石狮公司,一个橙色的“小家伙”在输煤廊道穿梭自如,沿着轨道时而发出滴滴的响声,全面感知落煤管堵塞、皮带撕裂预警、皮带跑偏预警、现场温度等情况,各项参数实时显示,一目了然。这个“小家伙”就是输煤机器人,不仅降低了现场巡检人员在高粉尘、高噪声环境下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而且发现很多传统人工巡检无法发现的隐患,有效降低现场巡检综合成本。
  “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电力生产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全面感知、实时互联、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自主学习、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这正是福建公司在推进一流企业建设中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2023年,福建公司积极探索安全监管“云模式”,集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班组管理、智能监控分析等系统功能,搭建智能安全管控平台,采用AI支撑、多维传感、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5G等技术,实现了危险区域、高风险作业、重点人员精准管控。建成“一区域一集控”的新能源集控中心和生产监控中心,打造安全稳定、架构合理、性能先进的“风、光、水、火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智慧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在探索智能化过程中,福建公司不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落实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管控,建立月度沟通协调、季度报告、年度评估的常态化管理工作机制,有序推进“基于超(超)临界机组宽负荷工业供热能级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3项集团公司级科技项目,“基于能级匹配的大容量机组高参数工业供热系统研究与工程示范”集团公司级项目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得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不仅如此,福建公司强化协同赋能,与黄骅港务公司在输煤系统智能化、洁净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全力打造集团公司系统生产型企业科技创新合作典范。
  主动担当,战略支撑干一流
  作为福建省最大的火电企业,福建公司自觉履行国资央企职责,主动担当,综合施策,全力以赴做好安全保供、稳定保供、高效保供,切实发挥能源保供“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不惧困难,福建公司坚持把服务能源安全保障作为政治任务、第一责任、核心功能,千方百计增产保供,做到煤电机组应开尽开。2023年,保供火电发电量较同期增发39.1亿千瓦时,发电市场占有率114.33%,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以不到集团公司2.68%的电力装机贡献了集团公司3.86%的发电量,创下全省五大发电集团年度发电量第一的优异成绩。
  “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福建公司牢记嘱托,进一步做大做强煤电,充分发挥煤电支撑性作用。晋江扩建项目即将投产;福州公司二期高标准开工;泉州公司三期项目取得集团公司立项,并获福建省发改委核准;石狮公司三期工程具备立项和核准条件,在福建省“十四五”新增煤电建设规模中占比超66%。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一流企业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福建公司秉持初心与使命,切实增强“把握一条主线”的责任感紧迫感,重点抓好“六个聚力”,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为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