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的这些年
2025年11月12日
字数:847
版次:04
当《神华能源报》走过60年风雨,亦是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十二个春秋。回望十二年笔耕路,我从青涩投稿新人成长为能扛企业宣传重任的老兵,这份报纸不仅见证我的成长,更成为我读懂集团发展脉络、践行宣传使命的重要窗口。
初中时我便爱读报,遇喜欢的文章段落会摘抄。参加工作后养成剪报习惯,工作之余将报纸上优美文字和有用信息剪下,分门别类粘贴成册,时常翻看总有内心充盈之感。直到邂逅《神华能源报》,便被它贴近职工生活、接地气的风格深深吸引,手中剪刀再也不忍下手——每一个版块、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收藏。彼时我刚从生产系统调至党建部门,开启新闻宣传工作,自此与这份报纸一见倾心,成了日后离不开的忠诚伙伴。
读得多了便尝试投稿,在忐忑等待与美好期待中,我的第一篇随笔终于见报,内心满是激动。后来我开始撰写生产经营类、通讯类稿件,还记得首次写人物故事时,本企业燃料分场专工获评集团劳模,我写下4000多字事迹稿。原以为满意的作品,经编辑老师细心指导才恍然大悟:人物事迹绝非细节堆砌,更需深度挖掘,找到与企业的连接点以小见大,才能让故事有温度、有深度。
《神华能源报》如引路良师,以60年专业底蕴为我搭起成长阶梯。作为基层宣传报道员,我格外关注“女工风采”“工会大家”“青年班组”等栏目,它们为我撰写鲜活人物故事提供诸多灵感。我的稿件也从豆腐块大小的图片新闻,逐渐成长为有思考、有细节的深度报道。每篇稿件的刊发,都是对“国能人如何践行初心”的深度叩问;每一次与编辑老师的沟通,都是“如何讲好国能故事”的生动课堂,助我在宣传工作中找准方向。
这份报纸凝聚着我对新闻宣传的热爱,见证着我对新闻信仰与理想的坚守。无数个深夜敲打键盘时曾有困惑,但当同事说“读了报纸上的文章,才知我们的工作与集团发展战略如此紧密”,我便重拾坚持的动力。基层宣传工作者的意义,正在于当好“传声筒”,将“小我”与“大我”相连,让集团发展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
未来,我将继续在新闻宣传沃土上保持热爱、奋力拼搏,传递基层奋斗之声,共赴更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吉林长春热电一厂)
初中时我便爱读报,遇喜欢的文章段落会摘抄。参加工作后养成剪报习惯,工作之余将报纸上优美文字和有用信息剪下,分门别类粘贴成册,时常翻看总有内心充盈之感。直到邂逅《神华能源报》,便被它贴近职工生活、接地气的风格深深吸引,手中剪刀再也不忍下手——每一个版块、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收藏。彼时我刚从生产系统调至党建部门,开启新闻宣传工作,自此与这份报纸一见倾心,成了日后离不开的忠诚伙伴。
读得多了便尝试投稿,在忐忑等待与美好期待中,我的第一篇随笔终于见报,内心满是激动。后来我开始撰写生产经营类、通讯类稿件,还记得首次写人物故事时,本企业燃料分场专工获评集团劳模,我写下4000多字事迹稿。原以为满意的作品,经编辑老师细心指导才恍然大悟:人物事迹绝非细节堆砌,更需深度挖掘,找到与企业的连接点以小见大,才能让故事有温度、有深度。
《神华能源报》如引路良师,以60年专业底蕴为我搭起成长阶梯。作为基层宣传报道员,我格外关注“女工风采”“工会大家”“青年班组”等栏目,它们为我撰写鲜活人物故事提供诸多灵感。我的稿件也从豆腐块大小的图片新闻,逐渐成长为有思考、有细节的深度报道。每篇稿件的刊发,都是对“国能人如何践行初心”的深度叩问;每一次与编辑老师的沟通,都是“如何讲好国能故事”的生动课堂,助我在宣传工作中找准方向。
这份报纸凝聚着我对新闻宣传的热爱,见证着我对新闻信仰与理想的坚守。无数个深夜敲打键盘时曾有困惑,但当同事说“读了报纸上的文章,才知我们的工作与集团发展战略如此紧密”,我便重拾坚持的动力。基层宣传工作者的意义,正在于当好“传声筒”,将“小我”与“大我”相连,让集团发展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
未来,我将继续在新闻宣传沃土上保持热爱、奋力拼搏,传递基层奋斗之声,共赴更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吉林长春热电一厂)
首页
上一期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