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皆是热爱
2025年11月12日
字数:1122
版次:04
都说韶华易逝,我看风采依旧。
《神华能源报》用六十年岁月积淀,呈现了一幕幕时代前沿的行业资讯,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能源故事,更培养了一批批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新闻工作者。
而我,便是这其中与报纸结缘的一名幸运儿。
2018年一个午后,作为彼时国电电力第一批获得向《神华能源报》自主投稿的新闻工作者,带着些许忐忑和激动的我立刻键入内网网址,反复刷新页面,期待着报纸投稿这片“新世界”。
随着“方正”系统的顺利开通,我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首篇稿件投出,点击“提交”后才发现因为紧张验证码输错了2次。刷新后的页面在稿件上用大大的红圈写着“已录入”,此刻,尚且懵懂的我认为这就稳了,没问题了。
然后,便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一天、两天、三天……一周、两周、三周……每天早上10点去传达室翻找今日报纸是否有“吴威威”的名字,却总是一无所获。看着页面上仍显示着红色的“已录入”,我终于坐不住了,带着两分怯懦、三分羞涩和五分期待,终于拨通了报纸的联系电话。
“您好,《神华能源报》吗?我是国电电力邯郸电厂吴威威,我那个……稿子投出去三周了,我想问是写得不好?还是体裁有问题?还是别的问题?”
在编辑部诸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细心斧正下,2018年10月11日,《邯郸电厂隐患管理系统投运》在报纸头版刊登,虽然只在右下角占据一个“豆腐块”的位置,但对我来说已经是极大的鼓励。
这篇作品成稿在9月26日当天傍晚,但是初稿内容过于繁杂冗余、题目和文笔也平平无奇,但其中关于“自动化隐患管理”的重要新闻点依然被编辑老师敏锐铺捉到了,这才有了前后4次的修改、调整、删减、核稿。原稿的1307字也终于在一遍遍地打磨中精简为446字,而这也正是纸媒所坚持的“惜字如金”。
反复修改作品是一个折磨的过程,然而我又能从修改中得到编辑老师的独到建议,并从中得到启发,萌芽拔萃、唯有己知。编辑和作者、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和互相成就的关系。
我正是在这反复修改中提升了文笔,在紧急约稿里磨练了心志,在对文章的认可和尊重中实现了成长。
一篇、两篇、三篇……消息、故事、综述、散文……照片、书画……有报纸的地方就有我,有版面的地方就有我,有《神华能源报》的地方就有我。到2023年年末,我在《神华能源报》的发稿量已经超过500篇,而这之后,还会更多。
文章是灵魂的救赎,表达是精神的纾解。胸中有一言,不发则不快,眼中有一事,不鸣则不平。
六十年来,《神华能源报》以深度报道见证了中国能源行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先”的转型,从“传统能源”到“绿色低碳”的跨越。
不知不觉间,我也已伴着《神华能源报》走过八年,每一期报纸都是一份礼物,每一篇文章都是历史的印记。你看我成长,我伴您前行。翻山达海,油浅墨香;字里行间,皆是热爱。(作者单位:河北公司)
《神华能源报》用六十年岁月积淀,呈现了一幕幕时代前沿的行业资讯,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能源故事,更培养了一批批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新闻工作者。
而我,便是这其中与报纸结缘的一名幸运儿。
2018年一个午后,作为彼时国电电力第一批获得向《神华能源报》自主投稿的新闻工作者,带着些许忐忑和激动的我立刻键入内网网址,反复刷新页面,期待着报纸投稿这片“新世界”。
随着“方正”系统的顺利开通,我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首篇稿件投出,点击“提交”后才发现因为紧张验证码输错了2次。刷新后的页面在稿件上用大大的红圈写着“已录入”,此刻,尚且懵懂的我认为这就稳了,没问题了。
然后,便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一天、两天、三天……一周、两周、三周……每天早上10点去传达室翻找今日报纸是否有“吴威威”的名字,却总是一无所获。看着页面上仍显示着红色的“已录入”,我终于坐不住了,带着两分怯懦、三分羞涩和五分期待,终于拨通了报纸的联系电话。
“您好,《神华能源报》吗?我是国电电力邯郸电厂吴威威,我那个……稿子投出去三周了,我想问是写得不好?还是体裁有问题?还是别的问题?”
在编辑部诸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细心斧正下,2018年10月11日,《邯郸电厂隐患管理系统投运》在报纸头版刊登,虽然只在右下角占据一个“豆腐块”的位置,但对我来说已经是极大的鼓励。
这篇作品成稿在9月26日当天傍晚,但是初稿内容过于繁杂冗余、题目和文笔也平平无奇,但其中关于“自动化隐患管理”的重要新闻点依然被编辑老师敏锐铺捉到了,这才有了前后4次的修改、调整、删减、核稿。原稿的1307字也终于在一遍遍地打磨中精简为446字,而这也正是纸媒所坚持的“惜字如金”。
反复修改作品是一个折磨的过程,然而我又能从修改中得到编辑老师的独到建议,并从中得到启发,萌芽拔萃、唯有己知。编辑和作者、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和互相成就的关系。
我正是在这反复修改中提升了文笔,在紧急约稿里磨练了心志,在对文章的认可和尊重中实现了成长。
一篇、两篇、三篇……消息、故事、综述、散文……照片、书画……有报纸的地方就有我,有版面的地方就有我,有《神华能源报》的地方就有我。到2023年年末,我在《神华能源报》的发稿量已经超过500篇,而这之后,还会更多。
文章是灵魂的救赎,表达是精神的纾解。胸中有一言,不发则不快,眼中有一事,不鸣则不平。
六十年来,《神华能源报》以深度报道见证了中国能源行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优先”的转型,从“传统能源”到“绿色低碳”的跨越。
不知不觉间,我也已伴着《神华能源报》走过八年,每一期报纸都是一份礼物,每一篇文章都是历史的印记。你看我成长,我伴您前行。翻山达海,油浅墨香;字里行间,皆是热爱。(作者单位:河北公司)
首页
上一期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