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天山的呼唤

陈桂新
2025年10月24日
字数:1553
版次:04
  当飞机在天山国际机场徐徐着陆,窗外的一切已不复熟悉,距上次坐着绿皮车进疆已十年有余,故地重游一种本能的对比让我陷入沉浸式观赏。
  打我记事起新疆就是一个遥远却牵肠挂肚的地方,母亲总在空闲时给我讲它的故事,乌鲁木齐的馕饼、克拉玛依的黑油山、吐鲁番的葡萄园。二姥爷抗美援朝得胜回国后,响应国家号召,随建设兵团奔赴新疆,上世纪50年代支援边疆是战略部署,军人义不容辞。二姥爷那时还不到三十岁,家人倍加牵挂,于是新疆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念。
  为了让二姥爷安心工作,家里每年都会提前备好一应所需的物品,粗布床单、千层布鞋、干菜、家乡的特产等等,姥姥反复包裹几层才让姥爷去寄。那时一切都很慢,有时需要一个月才能收到。二姥爷会在回信里给我们讲工作的趣事和新疆的变化,附寄葡萄干、红枣之类的吃食。
  上小学时,母亲带我去新疆探亲,窗外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戈壁滩上有数不清的磕头机(游梁式抽油机),二姥爷告诉我那是从地下抽油的机器,这里有国家最大的油田。自赛里木巴依大叔骑着毛驴拿着葫芦从泉眼处舀油到今天利用先进设备科学开采,数十年的光阴,克拉玛依旧貌新颜,曾经荒凉的戈壁滩绿荫成林,美丽、宜居、富饶成为一张新的名片。
  冥冥之中,天山总以它固有的雄姿向我伸出橄榄枝,好友邀约我又一次乘机前往。
  八月的乌鲁木齐,蔚蓝的天、洁白的云,全然一幅悠然自得的闲适,于是迫不及待去“八楼的二路汽车”打卡。当年刀郎的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红遍大江南北,二路汽车便成了我的诗和远方。今天,很多人为这首歌赴约前来,本已停运多年的二路汽车又以特殊“使命”恢复了出行,慕名而来的乘客或上或下,有的随车远去、有的转眼消散在人群,也许很多时候不远千里只为圆一场久远的梦。
  颇具西域特色的文创是我的最爱,维吾尔族风情的花帽、爱特莱斯花裙、袷袢上衣,精致的、呆萌的、可爱的,一时竟目不暇接。博物馆内,楼兰美女尸骨,虽四千多年而不腐,在她细腻的肌肤下,依稀迷人的微笑,那长长的睫毛、高高的鼻梁、美丽的大眼睛和窈窕的身姿让人对那个消失得神秘的国度充满遐想。唐代彩绘骑马仕女俑,艳丽高贵,线条流畅,尽显唐代的华美和雍容。置身博物馆,仿若穿越时空,于时光深处邂逅那些褪去铅华的风物,用一种新的方式开启一场古今对话。
  大巴扎的文化广场,已经载歌载舞,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和天南海北的游客,随着音乐跳起欢快的舞步。新疆,一个以歌迎客以舞待客的地方,一首动人的冬布拉足以让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
  老远,就嗅到大巴扎浓郁的烤肉香和奶茶香,饥肠辘辘时,这种奶香最为诱人。美食街上,特色小吃应有尽有,炉子上滋滋冒着热气的红柳大串、浓郁的酸奶、刚出炉的烤馕、烤包子、手抓饭、地道的哈密瓜,哪个都想吃,什么都想尝,那就一边买一边吃,不觉间肚子竟圆鼓鼓的,但还是随手点了一杯奶茶喝着逛。现在的大巴扎足够国际范儿,再现丝绸繁华,集市上往来穿梭的人流,跟多年前大相径庭,各色物品更为多样、做工更为考究、传统产品经过改良创新,越发受人推崇。
  在香甜的吐鲁番,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又大又饱满,谁承想,这样的香甜下竟隐藏着一项了不起的工程——坎儿井。坎儿井是吐鲁番特有的灌溉系统,这里降雨少蒸发快,早晚温差大,智慧的先民便凿竖井、开暗渠,利用地势差引雪山融水通过竖井汇入地下的暗渠,暗渠四通八达与村庄相接,供居民饮用灌溉,才孕育了香甜的瓜果。如今吐鲁番的瓜果已畅销全国,成了餐桌上甜蜜的浪漫。据统计,坎儿井的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与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当我再一次站在火焰山上,一种新时代的涌动让我感慨万千,一代代援疆人以责任负使命,扎根天山,接力续航,他们耕绘蓝图,用一把把“芭蕉扇”把大好“风光”写在天山之巅,让现代工业与能源业态交相辉映,颂歌着一曲天山传奇!

(作者单位:河北新能源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