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国庆交响曲”
本报通讯员 张小荣
2025年10月10日
字数:1037
版次:03

  连结员随车牵引作业。

  国庆之夜,当城市华灯初绽、万家灯火围聚团圆时,陕北高原窟野河畔的包神神朔铁路公司神木北站,正迎来能源保供的关键期。
  作为“西煤东运”的关键枢纽,这里的繁忙从不会因节日按下“暂停键”。站场灯光下,乙班调车组人员的橙黄色反光防护服格外醒目。他们如“追光者”般穿梭在车流密集的股道间,弯腰检查关门车、俯身设置防溜装置、抬手提车钩、低头接风管……每个动作都在微风中精准利落。
  20时15分,调车长薛志富刚带队编完一列车,正准备歇口气,对讲台里突然传来急促的声音:“4道6303次扣车8辆、12钩,速回接计划!”站调焦国民的指令瞬间打破了站场的宁静。
  “国庆车流密,按标来!先查防护用品!”薛志富火速召集组员检查装备,随即赶去接计划单。“严格执行‘一关前、二关后、三摘风管、四确认、五提钩’流程,上下车抓牢蹬稳……”接完单,从任务分工到安全事项他反复叮嘱,确保万无一失。
  调车本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细节较劲”的活儿:既要警惕站内列车运行状态,精准把控调车列速度,又要时刻注意人身安全,小到风管垫片漏风,大到车钩连挂状态都需逐一确认、不容闪失。
  20时30分,作业开始。连接员杜涛肩挎频调设备,胸前的行车记录仪闪着红光。“1号连结员请求进入钩挡作业。”“同意钩挡作业。”应答声刚落,他迅速按下紧急停车键,单手扶住车梯俯身撤除铁鞋,呼出的白气在风里散开。随即,他侧身钻进车挡,关塞门、摘风管、提车钩,整套流程行云流水。作业完成后,他立刻汇报:“1号连结员,25道北端25B铁鞋撤除完毕。”
  站场上,对讲台里的联控声此起彼伏。“十车、五车、三车、减速、停车……”1号连结员杜涛的声音通过电波清晰传递,薛志富根据指令及时向司机下达操作信号。“启动”声起,列车缓行,机车与车辆精准对接,金属碰撞的“哐当”声在夜空里清脆回荡。夜风持续吹拂,调车组人员的脸颊冻得泛红,手上的动作却始终精准。
  22时30分,薛志富向站调汇报:“6303次已编好,等待发车指令。”这是乙班当晚编组完成的第2列列车,较预计提前了10分钟。焦国民迅速在记录本上记下数据,抬头望向窗外,夜色里,橙黄色身影仍在股道间穿梭忙碌。
  10月2日凌晨3时,城市陷入沉睡,调车场的灯光依旧,对讲机里的指令声、车辆碰撞的“哐当”声,奏响了属于铁路人的“国庆交响曲”。作为重载列车“编组师”,他们在室外作业9个小时,步行超2万步。当班期间,累计解体2列、编组3列,调动车辆678辆、完成43钩调车作业。他们以脚步丈量责任,用平凡坚守诠释担当,在钢铁动脉上书写厚重的能源保供答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