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假日攻坚
本报特约记者 付兰伟 通讯员 王爱花
2025年10月10日
字数:1279
版次:03

  王秉礼(左)和班组职工配合补打锚杆支护。

  10月2日下午2时30分,正在午休的乌海能源公乌素煤业公司综掘二队生产一班班长王秉礼被闹钟准时叫醒。他立刻起身,用凉水匆匆洗了把脸,便驱车赶往单位。此时的街道上车水马龙,道路两侧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今年42岁的王秉礼,在煤矿采掘一线已坚守整整20年,担任生产班班长也有十几个年头。工作中,他始终以身作则,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总是干在前,带领班组成员攻坚克难,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但这段日子,他却犯了愁:队里正在施工的211606运输顺槽,顶板格外破碎松散。综掘机刚开出口子,顶板煤尘就会簌簌往下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可他心里清楚,作为一班之长,绝不能有半点畏难情绪,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大家闯过这道难关。
  “今天还在假期里,但工作面的情况大家都清楚,只要到了现场,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严格执行‘短掘短支’的操作规范……”15时的班前会上,王秉礼反复叮嘱班组成员收心,对具体施工操作进行全面安全提醒。
  16时20分,王秉礼和工友们前后脚抵达掘进工作面。他迅速指挥班组成员按各自分工开展危险源辨识:检查瓦斯探头数据是否正常、迎头有无片帮迹象、锚索锚杆尺寸是否符合标准……待逐一确认具备开工条件后,王秉礼用喊话器通知皮带机司机云振冽启动皮带,随后他仔细检查并投入综掘机的各种保护装置,确认一切正常,才启动综掘机开始当班生产。
  17时多,第二个掘进截割循环结束,王秉礼刚从综掘机上下来,支护工张旭珍和李新来已提前将防护钢筋网从材料点运到了机头处。为破解顶板破碎难题,班组采取“超强短掘短支”方案,将之前的1米一循环的作业流程缩短为半米一循环。虽然工序更繁琐、工作量翻倍,却能为安全生产加上更坚实的“防护锁”。
  王秉礼快步上前,接过钢筋网后精准挂至综掘机前探梁上,然后马不停蹄抬起锚杆钻机。一旁的张旭珍负责更换钻杆和锚杆,李新来配合着装药卷。三人多年协作、配合无间,每个动作都紧凑连贯、一气呵成,顶帮6根锚杆、中间2根锚索,全部严格按照规定的间排距操作。仅用40分钟,一个循环的支护工作全部完成,大家来不及歇口气,又迅速各就各位,投入到下一个截割循环中。由于打锚杆需要风、水协同作业,此时三人的身上、脸上早已沾满水渍与煤尘。
  20时,王秉礼在操作综掘机割煤时,突然闻到一股浓烈的液压机油味。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他判断大概率是设备油管出现泄露,于是立即停机闭锁,将综掘机后支撑升起,绕着机身仔细排查。最终,在综掘机底部发现行走油管发生泄露。
  关键时刻设备出故障,若不及时排除,当天的掘进任务必然受影响。王秉礼当机立断,立刻招呼田生伏去材料架取新油管。这时,马付虎和王学飞也迅速赶了过来,配合他卸掉损坏的油管,快速安装好新油管,随后启动综掘机试机,确认正常运转后,第一时间恢复截割作业。
  这场20余分钟的抢修“小插曲”,并未对当班进度造成明显影响,大家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加快了手里的动作。
  临近24时,王秉礼带领班组成员逐项完成现场文明生产整理、巷道参数测量、瓦斯探头前移等收尾工作后一同升井。虽然一身疲惫,但想到安全顺利地完成了当班掘进任务,大家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