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草木葳蕤中的生命诗学
——读《俱是看花人》有感
2025年09月17日
字数:1203
版次:04

夏学军


  在书店随意翻开《俱是看花人》,一帧蓝紫色的紫珠照片映入眼帘,忍不住惊呼“好美的书哦”!这是李叶飞从绍兴古巷到南半球,以十余年步履为经纬,用46篇随笔和80余帧摄影照片,共同构建出来一座纸上植物园,为我们描绘了现代生活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生活的美好,离不开万千草木相伴,李叶飞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生活美学范本。书名“俱是看花人”撷取自唐代杨巨源“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的诗句。
  作者的植物随笔是深入生活的,也是充满知识和趣味的。一片粽叶的斑驳脉络、菜场里沾泥的蔬果、山野石缝间的三叶草,皆可成为美的载体。
  他有在寻常处提炼诗意的能力,即使一株小鸡草(繁缕)也有不凡的一生——这被除草剂驱逐的杂草,在作者镜头下既是《诗经》里的药草,又是江南人凉拌入馔的时鲜,微小的生命在文化长河中泛起光泽。
  每到一城,探访植物园与菜市场,将花草揉进脚步,是不可或缺的行程。在京都植物园,触摸椴树叶片时邂逅音乐家尼克·凯夫栽种的故事;在异国菜市场,由斑斓叶的清香串联起新加坡的饮食记忆。植物园与菜市场,看似不搭的两个坐标,却是丈量自然的经纬仪。
  书中对巨魔芋的书写令人拍案:这种散发腐尸气味的植物,以惊世骇俗的气息诱引昆虫传粉,在纽约植物园温室里完成生命的轮回。作者既不回避其“邪恶”特质,又赞叹其生存智慧。而朝开夕落的娑罗夏椿,则以满地落白演绎“刹那即永恒”的禅意。
  李叶飞既有科学家的冷静剖析能力,也有诗人的敏感抒情,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礼赞“无用之美”的哲学之书。一片江南箬叶在他笔下蜿蜒成文化地图:屈原投江的传说、农人包裹糯米的技艺、游子舌尖的乡愁,尽在其中流转。这种将烟火气与山林意融合的视角,让自然从遥不可及的风景变为可触可感的生活。
  这是一本有故事的花草集。春日的金樱子,洁白如雪之际,也是宣告花事将尽时;夏日的无花果,花期短暂令人叹息;秋日楸花飘落时,每一片都在提醒季节的更替;冬日荒寂处,杂草根系在冻土下酝酿新生。
  去年我在省城的植物园看见了珙桐,一下子想起了书中的描述:“两片大大的白色苞片耷拉着,远看像是白鸽停满树”。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其花形独特,又名“鸽子花”,有着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它来自远古,希望它一直驻足人间。
  当下的生活,人类困于电子屏幕与快节奏的生活,容易变得焦虑而浮躁,却唯独忘了向快乐出发。作者推崇“看花是最小单位的零成本乐趣”,所以这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灵感的生活美学著作,每一种植物都能在书中看到清晰的图片,在自然流淌的文字中,给我们疲惫的心灵带来平和与安慰。
  当你加班加到“感觉身体被掏空”和为家庭操劳心力交瘁时,不妨出门看看花吧。也不用远走,街心公园、单位楼下的草坪,甚至马路边的绿化带,赏花、拍花,俯身凝视一株草叶的纹路,都可以让疲倦的身体、低迷的情绪,获得舒缓和治愈。
  世界就是一个大花园,愿你我都是看花人,总有所爱藏心间。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