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四类技术融合的新型储能项目通过验收
2025年09月09日
字数:519
版次:01
本报讯(通讯员 兰煜坤 王程程)8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现货市场下多形式先进复合储能智能协同控制技术研究与实证示范”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集成磷酸铁锂、钠离子、全钒液流及飞轮四类储能技术的复合储能系统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的协同控制与规模化应用。
作为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及集团重点科技项目,该项目由山东蓬莱公司与数智科技国能信控公司共同建设,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网调节需求,突破多类型储能协同控制瓶颈,集成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及飞轮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总规模达113.05兆瓦/208.6兆瓦时。针对不同储能技术特性差异大、协同控制复杂等难题,该项目自主开发了能量优化调度系统、综合运维管控平台及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了储能资源在短时高频调节与长时能量转移间的智能协同,显著增强电网灵活性与稳定性。
目前,该项目已依据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规则实现自动化运行,电化学储能系统直接接受电网调度,锂、钠离子电池每日完成4小时充放电循环,全钒液流电池每日完成8小时循环,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有效拓展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了电力市场常态化交易,验证了混合储能系统在复杂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竞争力。
作为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及集团重点科技项目,该项目由山东蓬莱公司与数智科技国能信控公司共同建设,聚焦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网调节需求,突破多类型储能协同控制瓶颈,集成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及飞轮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总规模达113.05兆瓦/208.6兆瓦时。针对不同储能技术特性差异大、协同控制复杂等难题,该项目自主开发了能量优化调度系统、综合运维管控平台及储能参与电力交易的辅助决策系统,实现了储能资源在短时高频调节与长时能量转移间的智能协同,显著增强电网灵活性与稳定性。
目前,该项目已依据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规则实现自动化运行,电化学储能系统直接接受电网调度,锂、钠离子电池每日完成4小时充放电循环,全钒液流电池每日完成8小时循环,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有效拓展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了电力市场常态化交易,验证了混合储能系统在复杂电力市场环境下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