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平型关(三)
2025年09月05日
字数:2265
版次:04
战士们都屏息凝神趴在地上,机枪射手们早压好子弹,上好梭子。步兵手里紧握钢枪,雪亮的刺刀也上好了,手榴弹的拉绳也拽了出来。
汽车越来越多了,最前头的一辆已经开到他们脚下公路转弯的地方。日军说话的声音也能听得见。
六八六团的团长李天佑原想在进入阵地之前抓紧时间睡一会儿,但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副团长杨勇开玩笑对他说:“嗬,老战将了,怎么还这么紧张?”“我是考虑这一仗一定得打好。”“是啊,全国人民都在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哩。”
晚上9时许,他合不上眼,就决定到师长那儿走一走,问一问有无新的情况。他沉重的脚步把师长惊醒了。在他问话之后,林师长说:“按原计划执行。有新的情况一定会通知你们的。”
这时,他才感到打扰了师长的休息,心里很是内疚。师长非常需要休息,他已经多日没合眼了。
午夜12点,统一行动,六八六团的队伍和其他兄弟团队一起向前运动。为了隐蔽,他们选了羊肠小道。这时天空布满了乌云,战士们怕下雨互相催促着赶快走。云层越来越厚,地上越来越黑,瓢泼似的大雨终于落下来了。摸着黑、淋着雨、挨着冷,大家不停地往前走,一不小心就摔倒了。
雨,哗哗地下个不停,给行军带来了极大阻碍。最糟糕的是山洪暴发,整个沟河里洪水漫灌。河岸陡峭,石块又多,激起无数浪头和漩涡。而前进中的部队却沿着蜿蜒曲折的沟河渡过来渡过去。浪涛隆隆咆哮,水深齐胸。有几个战士急于蹚过去,被水冲走了。有跳下水去救战友的,结果也被冲走。奔腾的洪水拦住前进的道路,怎么办?如果是懦夫那只有停步了,而在他们面前却是一片催促前进的声音:“蹚,蹚过去!”“快过,大胆过!”
战士们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结成一条人链,有被冲倒的立刻就被拉起来,就这样相互扶持,顽强搏斗,硬是蹚过来蹚过去地前进,不下二十多次。许多人冷得打颤,牙帮咯咯地响。赶到目的地时,天亮了,雨也停了。大伙才相互瞧见,唇青脸污,个个都成了泥人。秋后的凉风飕飕地刮,冷得让人难以忍受,但又不能生火。只能让身体中的热血和一颗火热的心去烘干湿衣,去暖身!
经过一夜与洪水的搏斗,战士们已经极度疲劳,然而到清晨全体战士依然埋伏入阵地,趴在泥泞的土地上、山石上、草丛中。团长举起望远镜,只见草木在风中摇曳。团长分不清哪儿是草木,哪儿是人,只知道那儿藏着几百颗愤怒的心!
“隐蔽得好。”团长对副团长说。李天佑团长又望见,几块谷子地的尽头,一条公路由东而西,那是从灵丘通向平型关的古道,公路以北是座三四百公尺高的秃山,山腰有个不大的古庙,那是老爷庙。这座山雄踞路北,是控制公路西端的制高点,上面已埋伏了一支兵力。在南北两翼,也看不到六八五、六八七两个团战士的踪影,但他心中知道,在这二十里通道的南侧已埋下了重兵,单等敌人到来。
上午将近7时,山沟里传来马达声,百余辆汽车载着日军和军用物资在前面开路,200多辆大马车和骡马拉着的炮队随后跟着,再后面是骑兵。气势浩浩荡荡,日军脚穿皮鞋,头戴钢盔,身穿大衣。他们斜背着枪,叽里呱啦谈笑自若,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看来,他们没有什么防备,因为他们南下以来基本上没遇到强有力的抵抗。所以,虽是前锋和后卫部队,却仍然大摇大摆地走着,如入无人之境。
周围异常安静,埋伏在山上的战士握着手榴弹,紧盯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公路泥泞,日军的几十辆汽车在兴庄至老爷庙之间停下来许久不走。西进的日军一个劲地前拥,人、马、车、炮等挤混成一团。这正是开火的好机会,李天佑团长用电话问瞭望哨:“敌人全进入伏击圈了吗?”“灵丘那边的公路上已经看不到敌兵了!”
这就说明敌人已全部进入伏击圈。李团长马上派参谋去报告师长。
师部指挥所设立在离战地不远、白崖台以东半山腰的小山头上。整个战地情况,师指挥部早已密切注视着,几乎同时得到各线伏击部队的报告,都说“敌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
七
关键时刻到了。聂荣臻副师长下达了开始攻击的命令。他看了看表,记下了当时的时间,是上午7时整。
“师长命令你们全面出击!”命令传到负责打蛇头的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立刻向机枪射手们高喊了一声“打!”顿时机枪子弹像一股疾风扫射下去。打得真准,前面的几辆车全部抛锚了,公路被堵住了。
隐蔽在山后的三路伏兵,几乎是同一秒钟像三把尖刀插向敌人。战士们背了不少手榴弹,冲锋一开始便是一阵惊天动地的手榴弹爆炸,紧接着是一片喊杀声,响彻山谷。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日军一片慌乱,纷纷跳下车四下逃窜,或钻到车下,或躲到车后。第一营一连连长曾贤生一跃而起,扑向以汽车为依托试图反抗的敌人。曾贤生曾在江西给刘亚楼同志当过警卫员,这次壮烈地献出了生命。战士们挺举刺刀,到处追杀,被刺死、打死的敌人满地都是。
敌人招架不住了,停车场东西的两股日军便去占领1363制高点。于是抢占制高点的激战又开始了。副团长陈正湘带着五连和六连往上冲。当五连指导员杨俊生率领突击排快接近山顶时,敌人从对面刚好抢先一步爬上去了,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另两个排的战士从两侧包抄上去,乘敌立足未稳向山顶猛投手榴弹,敌人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挨了炸。
右侧的敌人继续向山顶爬,正面溃退的敌人又向五连反扑。在危急关头,连长周志辉、指导员曾广杰率六连冲上来。经过两三个回合的争夺,敌伤亡惨重,连滚带爬败下山去,向关沟方向溃逃。二营七连和八连迅猛追击,将逃敌大部分歼灭。
支援的敌机飞来了,顺着公路来回地飞,却无可奈何。因为八路军和日军混战在一起,难解难分,敌机既不能扫射又不能投掷炸弹;战士们只顾和地上的敌人打,顾不得看天上飞机一眼。就这样一直打到午后,日军死得死,逃得逃。
这是六八五团歼敌的一个战斗场面。
汽车越来越多了,最前头的一辆已经开到他们脚下公路转弯的地方。日军说话的声音也能听得见。
六八六团的团长李天佑原想在进入阵地之前抓紧时间睡一会儿,但兴奋得怎么也睡不着,副团长杨勇开玩笑对他说:“嗬,老战将了,怎么还这么紧张?”“我是考虑这一仗一定得打好。”“是啊,全国人民都在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哩。”
晚上9时许,他合不上眼,就决定到师长那儿走一走,问一问有无新的情况。他沉重的脚步把师长惊醒了。在他问话之后,林师长说:“按原计划执行。有新的情况一定会通知你们的。”
这时,他才感到打扰了师长的休息,心里很是内疚。师长非常需要休息,他已经多日没合眼了。
午夜12点,统一行动,六八六团的队伍和其他兄弟团队一起向前运动。为了隐蔽,他们选了羊肠小道。这时天空布满了乌云,战士们怕下雨互相催促着赶快走。云层越来越厚,地上越来越黑,瓢泼似的大雨终于落下来了。摸着黑、淋着雨、挨着冷,大家不停地往前走,一不小心就摔倒了。
雨,哗哗地下个不停,给行军带来了极大阻碍。最糟糕的是山洪暴发,整个沟河里洪水漫灌。河岸陡峭,石块又多,激起无数浪头和漩涡。而前进中的部队却沿着蜿蜒曲折的沟河渡过来渡过去。浪涛隆隆咆哮,水深齐胸。有几个战士急于蹚过去,被水冲走了。有跳下水去救战友的,结果也被冲走。奔腾的洪水拦住前进的道路,怎么办?如果是懦夫那只有停步了,而在他们面前却是一片催促前进的声音:“蹚,蹚过去!”“快过,大胆过!”
战士们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结成一条人链,有被冲倒的立刻就被拉起来,就这样相互扶持,顽强搏斗,硬是蹚过来蹚过去地前进,不下二十多次。许多人冷得打颤,牙帮咯咯地响。赶到目的地时,天亮了,雨也停了。大伙才相互瞧见,唇青脸污,个个都成了泥人。秋后的凉风飕飕地刮,冷得让人难以忍受,但又不能生火。只能让身体中的热血和一颗火热的心去烘干湿衣,去暖身!
经过一夜与洪水的搏斗,战士们已经极度疲劳,然而到清晨全体战士依然埋伏入阵地,趴在泥泞的土地上、山石上、草丛中。团长举起望远镜,只见草木在风中摇曳。团长分不清哪儿是草木,哪儿是人,只知道那儿藏着几百颗愤怒的心!
“隐蔽得好。”团长对副团长说。李天佑团长又望见,几块谷子地的尽头,一条公路由东而西,那是从灵丘通向平型关的古道,公路以北是座三四百公尺高的秃山,山腰有个不大的古庙,那是老爷庙。这座山雄踞路北,是控制公路西端的制高点,上面已埋伏了一支兵力。在南北两翼,也看不到六八五、六八七两个团战士的踪影,但他心中知道,在这二十里通道的南侧已埋下了重兵,单等敌人到来。
上午将近7时,山沟里传来马达声,百余辆汽车载着日军和军用物资在前面开路,200多辆大马车和骡马拉着的炮队随后跟着,再后面是骑兵。气势浩浩荡荡,日军脚穿皮鞋,头戴钢盔,身穿大衣。他们斜背着枪,叽里呱啦谈笑自若,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看来,他们没有什么防备,因为他们南下以来基本上没遇到强有力的抵抗。所以,虽是前锋和后卫部队,却仍然大摇大摆地走着,如入无人之境。
周围异常安静,埋伏在山上的战士握着手榴弹,紧盯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公路泥泞,日军的几十辆汽车在兴庄至老爷庙之间停下来许久不走。西进的日军一个劲地前拥,人、马、车、炮等挤混成一团。这正是开火的好机会,李天佑团长用电话问瞭望哨:“敌人全进入伏击圈了吗?”“灵丘那边的公路上已经看不到敌兵了!”
这就说明敌人已全部进入伏击圈。李团长马上派参谋去报告师长。
师部指挥所设立在离战地不远、白崖台以东半山腰的小山头上。整个战地情况,师指挥部早已密切注视着,几乎同时得到各线伏击部队的报告,都说“敌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圈”。
七
关键时刻到了。聂荣臻副师长下达了开始攻击的命令。他看了看表,记下了当时的时间,是上午7时整。
“师长命令你们全面出击!”命令传到负责打蛇头的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立刻向机枪射手们高喊了一声“打!”顿时机枪子弹像一股疾风扫射下去。打得真准,前面的几辆车全部抛锚了,公路被堵住了。
隐蔽在山后的三路伏兵,几乎是同一秒钟像三把尖刀插向敌人。战士们背了不少手榴弹,冲锋一开始便是一阵惊天动地的手榴弹爆炸,紧接着是一片喊杀声,响彻山谷。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日军一片慌乱,纷纷跳下车四下逃窜,或钻到车下,或躲到车后。第一营一连连长曾贤生一跃而起,扑向以汽车为依托试图反抗的敌人。曾贤生曾在江西给刘亚楼同志当过警卫员,这次壮烈地献出了生命。战士们挺举刺刀,到处追杀,被刺死、打死的敌人满地都是。
敌人招架不住了,停车场东西的两股日军便去占领1363制高点。于是抢占制高点的激战又开始了。副团长陈正湘带着五连和六连往上冲。当五连指导员杨俊生率领突击排快接近山顶时,敌人从对面刚好抢先一步爬上去了,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另两个排的战士从两侧包抄上去,乘敌立足未稳向山顶猛投手榴弹,敌人没来得及喘口气便挨了炸。
右侧的敌人继续向山顶爬,正面溃退的敌人又向五连反扑。在危急关头,连长周志辉、指导员曾广杰率六连冲上来。经过两三个回合的争夺,敌伤亡惨重,连滚带爬败下山去,向关沟方向溃逃。二营七连和八连迅猛追击,将逃敌大部分歼灭。
支援的敌机飞来了,顺着公路来回地飞,却无可奈何。因为八路军和日军混战在一起,难解难分,敌机既不能扫射又不能投掷炸弹;战士们只顾和地上的敌人打,顾不得看天上飞机一眼。就这样一直打到午后,日军死得死,逃得逃。
这是六八五团歼敌的一个战斗场面。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准能集团大准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