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火映初心
2025年07月24日
字数:1256
版次:03

司利监控脱硫脱硝调试中心。
1月20日凌晨0:53分,塞北大地的气温骤降至零下18℃,寒风卷着雪粒抽打在宁夏煤业洗选中心活性炭生产车间的铁皮屋顶上。突然,集控室里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寂静,余热锅炉水位监控画面瞬间变成危险的红色,水位计数值如断崖般下跌至-75mm,主给水泵频率显示0Hz。
“司班长!锅炉缺水了!”值班人员声音颤抖,手指紧紧攥着电话听筒。10分钟后,一个身影出现在集控室监控屏幕的画面里,党员司利连冻得僵硬的手套都没来得及换,戴着安全帽就直奔现场。刚进车间,他就捕捉到管路发出的异常声响,那是补水管路倒灌蒸汽,产生的水锤的声响。
冲进集控室,司利的目光瞬间锁定控制系统主界面:主给水泵变频故障、备用泵叫启失败、汽包压力已飙至0.63MPa安全阀起跳临界值。10年的运行经验告诉他,此刻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正以每秒10℃的速度疯狂攀升,每一秒都在逼近锅炉严重缺失的状态。“启动应急补水系统!”他扯下冻硬的手套,通红的手指在集控画面上飞速操作。在用“叫水法”确认锅炉还没完全到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他直接调取三坐标数据:汽包压力0.63MPa、补水管路压力0.4MPa、水位计-75mm——典型的压力梯度异常导致的给水系统“气锁”!
“双通道注水,现在!”司利的吼声盖过设备轰鸣。他带着两名工人冲向炭化补水泵房,在零下18℃的严寒中,两股0.5MPa的热水在补水管路中形成湍流,硬生生冲破气阻屏障。当看到水位计液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回升时,司利紧绷的肩膀才微微松弛,掌心早已被冷汗浸透。0:59分,汽包水位稳稳回归标准液位安全线,距离报警响起仅过去6分钟。他摸着仍在震颤的补水管道,果然在连接法兰处发现细微漏点——这恰好印证了他的判断。
险情排除一个月后,司利率领团队完成的“双冗余余热锅炉液位控制系统”正式投用。这套系统就像给锅炉装上了“双保险”,一旦监测到异常便能立即启动备用补水泵增压补水,从根本上杜绝了同类事故的发生。而这只是他众多技术成果中的一项。2021年至今,他充分发挥对西门子操作系统PLC通讯模式的精通优势,将活性炭车间85个通讯点位纳入集中监控;独创基于RS485RTU总线的多设备通信系统,通过设计轮询机制与动态时隙分配算法,让设备间的协作如钟表齿轮般精准;更带领团队将55个关键报警信号通过无线和有线方式汇聚到集控室,自主编译的Wincc控制系统能智能识别信号优先级,让重点警报永远第一时间跳屏显示。
“设备不会说谎,但需要人读懂它的语言。”这是司利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宁夏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的赛场上,他仅凭听电机运转声音就判断出程序设计的缺陷,技惊四座;在“国家能源杯”智能建设技能大赛中,他设计的OPC服务器抗干扰方案,让评委们连呼“教科书级创新”。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抽屉里那厚厚的27本工作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工况下的参数变化、故障特征和异常设备的处置心得。
暮色中的活性炭生产现场,余热锅炉的蒸汽带着规律的节奏升腾,司利正在检查新改造的液位控制系统。显示屏上跳动的绿色数据,像极了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节奏。在宁夏煤业这片土地上,正是无数个像司利这样的“守炉人”,用专业与担当点燃万家灯火,让初心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