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地心”约会

本报通讯员 杜婷婷
2025年07月14日
字数:1095
版次:02
  你们见过这样的“网友奔现”现场吗?一方,是天天和熊熊炉火打交道的电厂“烧煤人”——工程师、燃料专家、生产主管。另一方,是常年在地心深处开采“乌金”的“挖煤人”——矿井职工、地质大拿、技术骨干。平日里,他们一个开采“光明”,一个燃烧“黑暗”,靠着煤车和化验单“隔空对话”。7月8日,国神哈密煤电公司大南湖一矿副矿长袁昌模、花园电厂副厂长熊二虎带队深入百米井下,来了一场硬核的“地心”约会。他们带领13名技术骨干,开展技术交流,了解采煤全过程,共同探索定制化供煤新思路。
  头顶矿灯划破沉沉黑暗,脚下是深邃蜿蜒的巷道,耳边是综采设备的轰鸣,电厂“烧煤人”第一次踏入了他们“工业食粮”的诞生地。
  “原来刚采出来的煤,还带着地心的温度!”
  “这煤层结构,跟书上画的真不一样,难怪煤质会波动……”
  当电厂“烧煤人”亲手触摸到带着湿气、沾着岩粉的原煤,亲眼见证“乌金”如何被现代机械从岩壁剥离,那些化验单上冰冷的“热值”“硫分”数据,瞬间有了真实的触感、视觉和温度。煤矿地质工程师在井下现场开课,指着煤层剖面讲解地质奥秘,电厂“烧煤人”秒变认真听讲的“识煤人”。
  这趟下井,可不仅仅是“观光打卡”。真正的火花,在采煤工作面直接碰撞,双方在煤壁前展开了“头脑风暴”,直击痛点。
  熊二虎开门见山:“我们低负荷运行时,锅炉‘胃口’变刁了,最需要的就是稳定性好、低硫特性的煤。环保红线不能破,燃烧效率要保证,煤质稳定性是我们的‘命门’。”
  “断层多、夹矸分布复杂的挑战我们清楚。咱哈密的煤本来就属低灰、低硫特性,稳定性这块,我们正在攻关‘精准配煤’这道坎。至于低负荷时的‘专用口粮’,通过对末煤进行精细化筛分处理,稳定提供满足锅炉低负荷燃烧要求的特定煤种,肯定符合锅炉的‘胃口’。”袁昌模坦诚回应。
  矿灯聚焦下,双方手指不时在地质图纸上圈点、在煤块样本旁比划。
  在煤的“出生地”讨论如何让它烧得更好、更稳,现场实时碰撞出了好几条优化洗选参数、探索定制化供煤的新思路。花园电厂锅炉专家孙炜亮激动地说:“站在煤壁前找解决方案,灵感挡都挡不住!”
  这次深入井下,意义远超一次技术交流。电厂“烧煤人”深刻体验了井下环境的复杂与艰辛。逼仄的空间、巨大的设备、矿工们挥洒的汗水,每一吨抵达电厂的煤,背后都是无数环节的精密协作与辛勤付出。
  “以前总觉得供煤波动是管理问题,今天下来才真正全面搞懂。”花园电厂运行部主任施龙平感慨,“这份理解,坐在明亮舒适的会议室里永远无法获得。”
  信任,在百米井下悄然构建。双方管理层当场拍板:建立更紧密的互访和信息共享机制,让井下的“地质脉搏”与电厂的“燃烧心跳”真正同频共振,共同锻造一条更高效、更坚韧、更互信的能源保供链。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