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暴雨中的战斗
本报通讯员 赵 敏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911
版次:03

薛建国(右)带领输煤人员检查皮带运行情况。


  6月27日傍晚5时许,辽宁庄河公司输煤码头上空乌云压顶。随着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暴雨倾泻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德勤99”号货轮的甲板上,发出密集的鼓点声。这艘满载3万余吨“乌金”的巨轮刚刚开始卸货,却不知危险正在逼近——煤水混合物在BC1输煤皮带上凝结成黏稠的煤团,像血栓般堵塞了整条输煤“动脉”。
  “所有人立即到BC2头部集合!”对讲机里传来燃运四班班长薛建国嘶哑的喊声。这个有着30年工龄的老输煤人盯着监控屏幕上停滞的皮带,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他深知,每耽搁一分钟,万吨巨轮就可能搁浅,而公司下达的8小时抢卸1万吨水尺的任务,就像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容不得半点闪失。
  暴雨中,七八个穿着蓝色雨衣的身影冲进雨幕中,来到输煤厂房围堵在下煤筒前。铁钎刺入煤团的闷响此起彼伏,却像拳头打在棉花上。“见鬼!”副班长周建东甩了甩震得发麻的虎口,煤团表面只留下浅浅的印记。薛建国突然抄起钢钎斜插进缝隙:“往这儿撬!”这个发现让众人找到了着力点,钎子、铁锹渐渐织成一张“破”网的利齿。薛建国手掌已经磨出了血泡,却仍死死攥着铁锹——他身后,皮带重启的轰鸣就是最好的止疼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BC2皮带终于重新吞吐起乌黑的煤流,卸船工作得以继续。
  然而好景不长。“煤控!煤控!1号斗轮机运行中低压电源突然分闸!”对讲机里急促的呼叫声让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薛建国顾不上擦汗,三步并作两步冲向故障点。煤仓存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11米的警戒线像定时炸弹的倒计时。
  “电缆接地!”检修班长王伟东的声音让所有人心里一紧。薛建国立即兵分两路:一组人打着手电配合检修,另一组盯着煤仓存量实时汇报。抢修现场,沾满煤灰的手和沾满机油的手在同一根电缆上交错,时间在扳手与螺丝的咬合声中流逝。
  “1号斗轮机低压合闸正常!”3个小时后,对讲机里传来的好消息让所有人长舒一口气。看着原煤再次源源不断地流入煤仓,输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第二天凌晨1时,薛建国从输煤段钻出来,浑身上下沾满了煤灰,连眼角的皱纹里都是黑乎乎的。他摘下防尘面罩,深深吸了口气,目光望向远处的万家灯火。这场持续8小时的战斗里,输煤人用铁钎作笔、汗水为墨,在暴雨中书写着光明的注脚。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