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破损车“变身”
本报通讯员 石小刚
2025年07月10日
字数:1059
版次:03

张涛在生产现场收集破损车信息。


  6月20日清晨6时30分,铁路装备榆林分公司车体组的党员班工长张涛从调度主管苏永宏处得知,5辆破损车已紧急入库,上午必须修竣出库,否则将影响正常编组。他心头一紧,暗自思忖:破损车整治需涉及铆接、焊修、切割等多个工种,难度着实不小,看来今日上午注定又是一场硬仗。
  在提前到岗的1个小时里,张涛一刻未歇。他与质量员一同逐车仔细查看,边看边在笔记本上记录:3号车侧墙外胀腐蚀,需校正后进行补焊;8号车车门80%腐蚀,得先拆除更换,再加以调修;14号车内侧柱连铁腐蚀严重……他边记录,边在脑海中谋划,将每辆车的破损点、所需工具、关联工序都详细标注在笔记本上,甚至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都进行了预判——诸如高强度钢焊接的参数控制、不同工种衔接的时间节点……
  7时30分,班前会准时召开。张涛摊开笔记本,面向30多名职工有条不紊地分配任务:“巧会,你作为熔接工中的技术能手,负责盯控电焊组;建华,你本就是铆工出身,这方面经验丰富,现场铆接作业的指导就靠你了;王磊,你要时刻留意进度,随时配合联劳更换车门……”他特意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分配到难度较大的台位,又在各车之间预留了2名机动人员,专门应对突发状况。
  7时55分,各工种准时开工。一时间,机具轰鸣声、大锤敲击声、火焰切割的嗤嗤声在库内交织回响。张涛揣着笔记本,在18个台位间来回踱步。走到3号台位时,他见熔接工正在对位补强板,立刻登上梯形小车帮忙搭把手。
  望着不远处王磊驾驶叉车运送侧柱连铁,张涛快步赶过去,站在14号台位旁指挥角度。待连铁一端放入车内,他用肩膀扛起另一端,双手用力往里推送,周围职工见状,也迅速围拢过来。就这样,3根6米长的连铁,不到1分钟便顺利放置到指定位置。
  11时许,各台位进度出现差异:3号车侧墙进入收尾阶段,偶尔仍有细小火花飞溅;8号车车门已更换完毕,废料正在有序回收;14号车连铁已被8根丝杠稳稳固定于车内。张涛见状,赶忙召集各组组长开了个“5分钟碰头会”。他掏出笔记本,详细分析联劳协作的关键节点,迅速制定出车辆钳工和熔接工集中支援14号车,其他工种负责回收废料的方案。
  5分钟后,14号车内人头攒动,5台焊机同时作业,焊花飞溅到侧墙上,发出啪啪啪的声响。此时,库内温度计指向36℃,职工们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湿透。张涛买来几大袋冰水,送到14号车旁。“歇两分钟,喝点水再干,注意别中暑。”他把水递到职工手中,顺便询问进度,听到“马上就完活”后,嘴角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11时30分,14号车交验完毕,5辆破损车全部达到检修标准。张涛抹了把脸上的汗珠,对着天空深深地舒了口气。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