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记
2025年07月08日
字数:1558
版次:04
眼见公婆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回老家探亲祭祖的念头在他们心中日益迫切。体察到老人的心愿,我主动请缨陪同返乡,但又担心独自照顾二老体力不支,于是费尽心思游说爱人同行。
爱人责任心重,工作繁忙,想让他点头并非易事。我少不得一番盘算。先是不经意提起:“哎,你要是能一起去多好,正好看看川渝风光,尝尝重庆美食……”任凭我如何“诱惑”,他只沉默以对。我知道他心有顾虑,几番追问,他才吐露实情:“厂里正检修,我是牵头人,实在走不开。”“那不打紧,等检修完再安排就是。”爱人依旧眉头紧锁。我一面安抚翘首以盼的公婆,一面再次劝说:“爸妈年近八旬,这次回乡,恐怕也是最后的心愿了。总不好让他们抱憾吧?再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你当真想尝?”终于,他点了头。
从白雪皑皑的寒冬,等到绿意葱茏的初夏,我们终于踏上了这趟寻根之旅。公公在重庆还有位胞弟,我跟着爱人唤他“幺爸”。抵达那天,一大家子都到机场相迎。公公兄弟俩一见面便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两位妯娌也亲热地唠起家常。初次见表妹们,一番介绍后,刚坐上车,叽叽喳喳的乡音便充盈车厢。“哥哥,你好久都没回来咯……”表妹们嗔怪着,掰着手指细数分离的岁月。“就是,你哥啊,心里头工作排第一,亲人靠后喽!”我笑着打趣。“大哥大嫂,难得回来,这次要好好耍!看那一匹匹山,游那一弯弯水……”听着表妹们浓浓的乡音,爽脆又热络,我心头涌起阵阵暖流。
入乡随俗,我也试着用蹩脚的重庆腔融入:“你说啥子一匹匹哟?”对这新鲜的说法,我满心好奇。“哈哈,是说连绵不断的青山噻!”丽表妹笑着解释。“哦!是说山一座连一座,像奔跑的骏马排成队,一匹匹的?”我恍然大悟地比画着。“对头!大嫂聪明!”车内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这是干笋炖腊肉,这是浆水点豆花,这是红烧土猪肉……”团聚的重头戏,莫过于幺爸家那顿热气腾腾的家宴。碗碟次第铺开,自是觥筹交错。一家人细数过往,尘封旧事在推杯换盏间苏醒,小时候的趣闻在笑语喧哗里鲜活起来。陈年的乡情、熟稔的邻里故事聊不尽\道不完。我饶有兴致地当起采访者,帮公婆打捞记忆:“爸妈当年咋个认识的?咋个谈的恋爱?又咋个千里迢迢跑去新疆扎下根的?”公公和幺爸,是村里当年为数不多闯出大山的能人。公公家境清贫,硬是靠吃苦耐劳攒出学费读完初小,后光荣入伍。复员时,他一腔热血响应号召,远赴大西北支援边疆,就此在兵团安了家。他对子女管教严格,三个孩子不负众望,大学毕业后,分别成了工程师、教师和医生。幺爸也走了相似的路,当兵复员后在城镇企业工作,表妹们也都事业有成。
寻根问祖,祭扫先人。车行山间,公公一路上不时惊叹:“看这儿!以前叫扳手崖!路窄得吓人,进出都得手脚并用扳着崖壁挪!现在好了,大路通天,又宽又平!”幺爸感慨地接话:“党的政策好啊,村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年轻娃儿都飞出去读书、闯荡喽……”青山绿水间,满目苍翠,碧水蜿蜒。公公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过熟悉又陌生的山路,跨过清浅的溪流,来到祖辈长眠的山坡。他絮絮低语,将家中大小近况、子孙前程,连同心底的祈愿,一一倾诉。
归乡几日,正巧赶上亲戚家办寿宴。小院摆开流水席,四面青山环绕。乡亲们纷纷前来道贺,吃着土菜,喝着散酒,拉着家常,笑声汇成一曲动人的田园交响。席间,听爱人忆起童年趣事:背着书包蹦跳在田埂上,沿着小溪摸鱼捉虾;也有和表妹一起挑水走山路,摇摇晃晃到家,桶里水只剩小半的糗事……从晨光熹微到星垂四野,再到蛙声四起,晚风裹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和着此起彼伏的蛙叫虫鸣,拂过面颊,让人感到无比舒畅。
时光匆匆,假期转瞬即逝。收起放飞的心情,我们踏上归程。这趟迟来的寻根之旅,如同给心灵充了一次电。那些温暖的相聚、故土的变迁、血脉的联结,还有山间那缕带着泥土芬芳的风,都悄然沉淀在心底,化作日后好好生活、踏实前行的力量。
爱人责任心重,工作繁忙,想让他点头并非易事。我少不得一番盘算。先是不经意提起:“哎,你要是能一起去多好,正好看看川渝风光,尝尝重庆美食……”任凭我如何“诱惑”,他只沉默以对。我知道他心有顾虑,几番追问,他才吐露实情:“厂里正检修,我是牵头人,实在走不开。”“那不打紧,等检修完再安排就是。”爱人依旧眉头紧锁。我一面安抚翘首以盼的公婆,一面再次劝说:“爸妈年近八旬,这次回乡,恐怕也是最后的心愿了。总不好让他们抱憾吧?再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滋味,你当真想尝?”终于,他点了头。
从白雪皑皑的寒冬,等到绿意葱茏的初夏,我们终于踏上了这趟寻根之旅。公公在重庆还有位胞弟,我跟着爱人唤他“幺爸”。抵达那天,一大家子都到机场相迎。公公兄弟俩一见面便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两位妯娌也亲热地唠起家常。初次见表妹们,一番介绍后,刚坐上车,叽叽喳喳的乡音便充盈车厢。“哥哥,你好久都没回来咯……”表妹们嗔怪着,掰着手指细数分离的岁月。“就是,你哥啊,心里头工作排第一,亲人靠后喽!”我笑着打趣。“大哥大嫂,难得回来,这次要好好耍!看那一匹匹山,游那一弯弯水……”听着表妹们浓浓的乡音,爽脆又热络,我心头涌起阵阵暖流。
入乡随俗,我也试着用蹩脚的重庆腔融入:“你说啥子一匹匹哟?”对这新鲜的说法,我满心好奇。“哈哈,是说连绵不断的青山噻!”丽表妹笑着解释。“哦!是说山一座连一座,像奔跑的骏马排成队,一匹匹的?”我恍然大悟地比画着。“对头!大嫂聪明!”车内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这是干笋炖腊肉,这是浆水点豆花,这是红烧土猪肉……”团聚的重头戏,莫过于幺爸家那顿热气腾腾的家宴。碗碟次第铺开,自是觥筹交错。一家人细数过往,尘封旧事在推杯换盏间苏醒,小时候的趣闻在笑语喧哗里鲜活起来。陈年的乡情、熟稔的邻里故事聊不尽\道不完。我饶有兴致地当起采访者,帮公婆打捞记忆:“爸妈当年咋个认识的?咋个谈的恋爱?又咋个千里迢迢跑去新疆扎下根的?”公公和幺爸,是村里当年为数不多闯出大山的能人。公公家境清贫,硬是靠吃苦耐劳攒出学费读完初小,后光荣入伍。复员时,他一腔热血响应号召,远赴大西北支援边疆,就此在兵团安了家。他对子女管教严格,三个孩子不负众望,大学毕业后,分别成了工程师、教师和医生。幺爸也走了相似的路,当兵复员后在城镇企业工作,表妹们也都事业有成。
寻根问祖,祭扫先人。车行山间,公公一路上不时惊叹:“看这儿!以前叫扳手崖!路窄得吓人,进出都得手脚并用扳着崖壁挪!现在好了,大路通天,又宽又平!”幺爸感慨地接话:“党的政策好啊,村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年轻娃儿都飞出去读书、闯荡喽……”青山绿水间,满目苍翠,碧水蜿蜒。公公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过熟悉又陌生的山路,跨过清浅的溪流,来到祖辈长眠的山坡。他絮絮低语,将家中大小近况、子孙前程,连同心底的祈愿,一一倾诉。
归乡几日,正巧赶上亲戚家办寿宴。小院摆开流水席,四面青山环绕。乡亲们纷纷前来道贺,吃着土菜,喝着散酒,拉着家常,笑声汇成一曲动人的田园交响。席间,听爱人忆起童年趣事:背着书包蹦跳在田埂上,沿着小溪摸鱼捉虾;也有和表妹一起挑水走山路,摇摇晃晃到家,桶里水只剩小半的糗事……从晨光熹微到星垂四野,再到蛙声四起,晚风裹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和着此起彼伏的蛙叫虫鸣,拂过面颊,让人感到无比舒畅。
时光匆匆,假期转瞬即逝。收起放飞的心情,我们踏上归程。这趟迟来的寻根之旅,如同给心灵充了一次电。那些温暖的相聚、故土的变迁、血脉的联结,还有山间那缕带着泥土芬芳的风,都悄然沉淀在心底,化作日后好好生活、踏实前行的力量。
(作者单位:新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