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勇立“军令状”
本报通讯员 李启兴
2025年07月08日
字数:1017
版次:03

郭杰在井下工作面专注操作液压支架。


  4月,春寒料峭,国神黄玉川矿综采二队队长郭杰心头压着巨石:65万吨原煤!然而,综采一队负责的综放工作面进入关键“搬家倒面”期,生产近乎停滞。全矿保供重担,陡然压向了综采二队!极端天气添乱,65万吨任务在许多人眼中“高不可攀”。
  “一队搬家倒面,保供的担子咱二队必须扛起来!65万吨是军令状!”4月1日的班前会上,郭杰声音斩钉截铁,胸前的党徽在矿灯下熠熠生辉。他扫视队员:“我知道难!空间挤、时间紧、天气糟!但党员在,阵地就不能丢!任务要完成,安全更要守住!”一份精确到小时、责任到人的作战图迅速铺开。能源保供的硬仗,在巷道里打响。
  面对作业资源紧缺,湿冷天气操作艰难,如何在夹缝中榨出效率?是郭杰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他一头扎进工作面,蹲在轰鸣的煤机旁,与技术骨干激烈讨论。“老刘,按老法子割三角煤,太费时!65万吨等不起!”“那咋办?”郭杰抓起煤矸石在地上划着线路:“改!从这里切入!转速提5%,角度调3度!硬抠30%效率!”煤灰沾脸,汗透工装。他力推煤机割三角煤工艺优化方案和支架跟机拉架提速操作方案,在争论中拍板!
  方案落地,考验意志。对讲机里郭杰声音嘶哑:“支架组!跟机距离再缩半米!立刻!”指令如弦紧绷。突然,刺耳摩擦声从减速器传来!“停!全停!”郭杰箭步扑上,耳贴滚烫壳体:“杂音!轴承问题!马上停运!彻底‘体检’!设备是保供命根子!”严苛的“一机一档”管理和日检,让隐患无处藏身——4月揪出245处!工友叹服:“郭队盯着,机器都不敢掉链子。”
  效率飙升,单班割煤刀数从6.5刀冲到8.5刀!但郭杰的安全弦永不放松。夜班巡查,矿灯定格液压支架。“小韩!”他大喝道,“支撑腿差半公分!重来!安全红线,差一丝就是塌天大祸!”支架工急忙调整。班前会上,他掰开揉碎讲安全,反复强调规程。
  时间飞逝。4月30日夜班,最后一刀乌金滚落。中控屏幕红光定格——740100吨!短暂死寂后,欢呼声浪几乎掀翻巷道!郭杰立于煤尘中,脸上煤灰被笑容裂开,汗透板结的工装上,党徽在矿灯聚焦下迸射出亮眼光芒!74.01万吨!这数字,是在65万吨军令状重压下,在兄弟单位“搬家倒面”困局中,郭杰带领二队从煤海里硬生生多刨出9万吨的奇迹!是国神人“扛得起、顶得住”的铁血勋章!
  欢呼渐息。郭杰拍落肩头煤尘,目光如炬望向巷道深处:“65万吨,是咱必须守住的底线!74万吨,是弟兄们拿血汗拼出来的底气!保供这根弦,啥时候都松不得!只要党旗在井下飘,咱综采二队就永远是能打硬仗的排头兵,一步也不能退!”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