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抢修夜
本报通讯员 马 也
2025年07月08日
字数:928
版次:03

突击队成员对修复后设备进行测试。


  2月4日凌晨1时35分,一通电话打破黑暗中的宁静——山西霍州电厂#2机汽机MCCA段电源开关跳闸,战斗号角骤然吹响。“通知党员突击队迅速赶往现场!”检修部党员牛磊刚发出号召,党员突击队员们就如同离弦之箭冲向现场。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探查,最终确定了跳闸的“罪魁祸首”:外部水流入MCC段上部,顺着电缆槽盒直入配电盘柜,引发了短路故障。“必须尽快恢复!”队长牛磊蹲在盘柜前,指尖蹭过潮湿的母线,眉头拧成川字。MCC段承载着机组润滑油泵、盘车电机等“生命设备”,每延迟一分钟都像在刀尖上跳舞。运行人员刚完成备用负荷切换,突击队已在党旗下展开作战会议,生技部党员专工摊开图纸,配电班党员班长用红笔圈出关键节点,“拆静触座,逐个烘干!”方案敲定的瞬间,党员们的安全帽在灯光下连成火线。
  抢修现场秒针追着心跳跑。党员秦根喜跪在盘柜前,左手举着探照灯,右手用螺丝刀轻撬静触座卡扣,金属件上的水珠在光束里折射出细碎晶亮。“注意绝缘!”突击队举着红外测温仪,每拆解一个部件都仔细标注位置,仿佛在修复精密钟表。更棘手的是渗入开关间隔的积水,突击队员趴在狭窄空间里,用脱脂棉一点点吸走静触座缝隙的水汽,装后背早已被盘柜渗出的潮气洇透。队长牛磊肩扛吹风机穿梭在盘柜间,热风裹着水汽在电缆夹层里蒸腾,“再快些!”他的声音带着沙哑,却把党旗插在了最前线。
  晨光漫进厂房时,抢修进入最“吃劲的阶段”。母线绝缘测试数值像过山车般起伏,“再拆一组!”党员突击队分成3个小组轮班攻坚,有人用砂纸打磨氧化的接触点,有人举着万用表反复校检,有人把烘干的部件裹在棉衣里保温。当第28个静触座回装完毕,万用表突然发出清脆的蜂鸣——绝缘值达标!此刻时钟已指向7时,5个多小时里,他们跪在盘柜前累计弯腰超300次,拆接的二次线能绕厂房半圈,安全帽在金属架上撞出的叮当声,竟成了最激昂的战歌。
  “送电!”随着运行人员合闸按钮按下,MCC段指示灯次第亮起,如破晓的星辰点亮了突击队员们熬红的双眼。秦根喜摘下手套,掌心的汗渍在党徽上印出湿润的痕迹,身后的党员们互相拍着沾满油污的肩膀,没人注意到工装袖口的磨损,却都看见对方眼中未灭的火光。这场与时间的较量里,23名党员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让党旗在抢修现场始终高高飘扬。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