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村官”父亲
◎马 军
2025年07月01日
字数:1647
版次:04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两年余,可他的音容笑貌,却总在不经意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挥之不去。犹记二十多年前,我与妹妹同时考上大学,贫瘠的田垄间腾起双喜临门的烟火,却也压弯了家庭的脊梁。那时,我深切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也被父亲无声却坚定的爱深深感动,那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朴素信念,与“为广大村民服务”的誓言同样沉重。
  常听人说父爱如山,而我父亲的山巅永远飘扬着党旗。作为一名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将“党员就应该站在最前面”刻在了骨子里。改革开放初期,就带着一帮人跑种植、跑销路,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在他心中,村委会那个家仿佛就是他心中永久的那份牵挂。他没有渊博的学识,也没有丰厚的家产,但凭借着骨子里的那份朴实,在基层默默扎根了几十年。村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一心为村里谋福利,积极调解村民纠纷,为了村里的发展,整日奔波操劳,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闲暇时,父亲总爱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从他年轻时当队长赶马车,到带领村民挖河修渠;从土地承包到户,再到组织集体创业,每一段经历都仿佛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他始终保持着严谨、顽强的态度。从队长到村主任,再到村委员,在处理邻里纠纷、保障村民利益、化解家庭矛盾等工作中,他从不偏袒,总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也正因如此,他在村里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一干就是许多年。他常教导我们兄妹:“做人要懂得感恩,处事要公平公正,多为他人着想。”因为这份“爱管闲事”的热心,他先后四次因维护集体和村民利益,遭遇危险。印象最深的一次,村里一位妇女被车撞伤,父亲为她讨回公道,却被人捅了八刀,险些丢了性命。父亲的言传身教,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懂得了奉献与真诚的可贵,教会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一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
  在村里,父亲的职位算不上“官”,顶多算是个“跑腿的”,可他却跑得格外勤快。常常天刚亮,就被村民叫走,直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村里开证明、修路、改造地下管网、统计数据、高压线改造……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亲力亲为。虽然父亲官职不高,但找他帮忙的村民络绎不绝。有时,村民为表感谢请他吃饭,他总是笑着推辞:“都是一个村的,谁还没个难处。”
  村里谁家是真正的困难户,谁家的补贴还没发放到位,谁家存在违规占地……这些琐碎的事情,父亲都记得清清楚楚,心里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账。他为人正直,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便因此得罪人也毫不退缩。他常说,“做人要行得正、坐得端,不能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正是这份耿直,让村里老少都对他敬重有加。父亲虽平凡,做着平凡的事,却有着一颗廉洁奉公的心。
  家中珍藏着一些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村里的各种事务。只要父亲回家,总会仔细翻看,生怕遗漏任何细节。也正是因为他的认真负责,村里的大喇叭时常响起温馨提示,真正的困难户得到了应有的照顾,各项补贴也一分不少地发放到村民手中。
  在很多人眼里,在村里当官多少能得到些特殊待遇。可父亲为村里操劳了几十年,依旧住在三十多年前的老房子里。他常对我们说:“做人要问心无愧,想要什么,就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千万不能走歪门邪道,公私一定要分明。”父亲离世后,他的储蓄总计才2000多元。平日里,父亲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可谁家有困难,他就毫不犹豫地出千八百帮忙。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带着父亲去商场,想给他买套保暖服。当父亲脱掉外套,里面破旧得满是窟窿的秋衣秋裤映入眼帘,爱人实在看不下去,抱怨道:“爸,您缺什么就跟我们说,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不要再穿这些破旧的了。”其实我知道,我们每次买的衣物,他都整齐地放在家里的柜子里舍不得穿,只有逢年过节或有重要活动时,他才偶尔拿出来穿一次。
  “贪者,忧于不足;廉者,知足常乐。贪者,心有所忧;廉者,坦荡无求。”父亲用他的一生,向我们传递着深沉的爱。他性格倔强、好胜,但活得堂堂正正、有骨气;生活清贫节俭,却也过得有滋有味。父亲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指引着我,激励我在人生路上勤奋工作、诚恳做人,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作者单位:印尼美朗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