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宝能源宝日希勒矿魏德志:扎根一线向科技要生产力
2025年05月07日
字数:1618
版次:04
清晨的阳光洒满矿山,踏入雁宝能源宝日希勒露天矿5G遥控推土机远程智慧驾舱,仿若置身未来科幻电影的场景。白色的舱体充满科技感,环绕式巨幅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各种数据和影像,作业现场的地形地貌、设备运行状态一览无余。柔和的光晕洒在操作台上,映照出操作人员专注的脸庞,他们手握操纵杆,远处数公里外的5G遥控推土机便开始精准作业。
2008年,我来到宝日希勒露天矿,17年扎根生产一线,见证了露天开采作业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也有幸以“创新者”的身份,用代码和新技术为这座40余年的矿山增添了数字化羽翼。
我是魏德志,一个始终相信科技能让黑色煤田绽放光芒的追光者。“我的梦想就是立足岗位不断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露天矿安全生产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就是这么热血。
2019年,让我终生难忘。那一年,因为我的善于钻研,通过在电铲大臂中间位置安装两个摄像头,将视频影像传输到司机室,司机通过摄像头能够快速、准确地观察铲斗上下两个面铁器是否存在缺损情况,有效解决了电铲铲齿在高寒季节容易断裂,严重影响煤炭生产运行这一问题。矿里对我的小改小革非常认可,将我从一线段队调到了机电部,我才知道矿里正在积极筹备智能化建设项目。当矿领导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魏,设备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离不开网络的支撑,所以咱们得让矿上的网络跑起来。”但当时,我衣服口袋里的对讲机正“嗞嗞啦啦”响着杂音。传统矿山通信就像裹着千层布的电话,指令延迟、设备断联是家常便饭,更别说支撑智能化开采了。我攥紧手里的5G技术白皮书,在办公室的灯下画下第一版“一矿三网”架构图——4G专网保基础通信、5G专网承托智能设备、AP网覆盖办公生活区,三网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为了让这张“网”落地,我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矿坑下调试基站,突破技术瓶颈,为智能化设备的稳定运行搭建起高速、可靠的网络通道。
如果说网络是矿山的神经,那智能化设备就是矿山的筋骨。借着全国煤炭行业大力开展无人驾驶项目的东风,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年春天,当我让张师傅手握5G遥控推土机的操作手柄时,这个开了20年推土机的硬汉直摇头:“这玩意儿比游戏机还复杂,我哪能学会?”我蹲在模拟操控台前,从拇指如何轻推油门到手腕怎么控制铲刀角度,带着班组里的老师傅们玩起了矿山版“王者荣耀”。这次的小试牛刀,让大家看到了无人驾驶的无限可能,雁宝能源和宝日希勒露天矿也给了我最大的发挥空间和人财物支持,我组建了自己的智能化团队,涵盖工程师、技术员和操作人员,我们本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最让我热血沸腾的是国内首台GR5505远程遥控平路机项目成功试运行。那时,我带领团队联合徐工集团对国内最大马力矿用平地机GR5505进行智能化改造,将传统的平路机操作方式升级为远程无线操控,配备专用的远程操控驾驶舱,通过一比一完全的操作复制,驾驶员可在室内环境中对平路机进行远程控制,极大提升了驾驶员的作业安全性和矿区生产效率。尽管尚未满足与无人矿卡协同作业的验收条件,但我和团队成员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今年,41岁的我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我深知这既是对我扎根一线创新实践的肯定,更是企业以人才为基、向科技要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从最初在一线解决电铲铲齿断裂问题的小改小革,到搭建“一矿三网”架构为矿山装上“智慧神经”,再到推动远程遥控设备落地让传统机械拥有“智能筋骨”,这一路的突破从来不是我个人的单打独斗,企业给予的试错空间、技术攻坚时的资源倾斜、人才培养上的破格任用就像源源不断的燃料,让创新的引擎始终轰鸣。当看到曾经担心“玩不转智能设备”的老师傅们,如今能在智慧驾舱里精准操控庞然大物;当国内首台GR5505远程遥控平路机,在矿坑画出平整的作业线,我愈发坚信: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转型同频共
振,才是科技赋能最动人的注脚。未来,我和团队成员将继续以矿为纸、以代码为笔,在企业搭建的创新沃土上书写更多“黑色煤田绽放科技光芒”的新篇章。
(韩文琦 整理)
2008年,我来到宝日希勒露天矿,17年扎根生产一线,见证了露天开采作业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转变,也有幸以“创新者”的身份,用代码和新技术为这座40余年的矿山增添了数字化羽翼。
我是魏德志,一个始终相信科技能让黑色煤田绽放光芒的追光者。“我的梦想就是立足岗位不断创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露天矿安全生产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我,就是这么热血。
2019年,让我终生难忘。那一年,因为我的善于钻研,通过在电铲大臂中间位置安装两个摄像头,将视频影像传输到司机室,司机通过摄像头能够快速、准确地观察铲斗上下两个面铁器是否存在缺损情况,有效解决了电铲铲齿在高寒季节容易断裂,严重影响煤炭生产运行这一问题。矿里对我的小改小革非常认可,将我从一线段队调到了机电部,我才知道矿里正在积极筹备智能化建设项目。当矿领导拍着我的肩膀说:“小魏,设备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离不开网络的支撑,所以咱们得让矿上的网络跑起来。”但当时,我衣服口袋里的对讲机正“嗞嗞啦啦”响着杂音。传统矿山通信就像裹着千层布的电话,指令延迟、设备断联是家常便饭,更别说支撑智能化开采了。我攥紧手里的5G技术白皮书,在办公室的灯下画下第一版“一矿三网”架构图——4G专网保基础通信、5G专网承托智能设备、AP网覆盖办公生活区,三网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为了让这张“网”落地,我们在零下40摄氏度的矿坑下调试基站,突破技术瓶颈,为智能化设备的稳定运行搭建起高速、可靠的网络通道。
如果说网络是矿山的神经,那智能化设备就是矿山的筋骨。借着全国煤炭行业大力开展无人驾驶项目的东风,我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21年春天,当我让张师傅手握5G遥控推土机的操作手柄时,这个开了20年推土机的硬汉直摇头:“这玩意儿比游戏机还复杂,我哪能学会?”我蹲在模拟操控台前,从拇指如何轻推油门到手腕怎么控制铲刀角度,带着班组里的老师傅们玩起了矿山版“王者荣耀”。这次的小试牛刀,让大家看到了无人驾驶的无限可能,雁宝能源和宝日希勒露天矿也给了我最大的发挥空间和人财物支持,我组建了自己的智能化团队,涵盖工程师、技术员和操作人员,我们本着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最让我热血沸腾的是国内首台GR5505远程遥控平路机项目成功试运行。那时,我带领团队联合徐工集团对国内最大马力矿用平地机GR5505进行智能化改造,将传统的平路机操作方式升级为远程无线操控,配备专用的远程操控驾驶舱,通过一比一完全的操作复制,驾驶员可在室内环境中对平路机进行远程控制,极大提升了驾驶员的作业安全性和矿区生产效率。尽管尚未满足与无人矿卡协同作业的验收条件,但我和团队成员已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今年,41岁的我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我深知这既是对我扎根一线创新实践的肯定,更是企业以人才为基、向科技要生产力的生动注脚。
从最初在一线解决电铲铲齿断裂问题的小改小革,到搭建“一矿三网”架构为矿山装上“智慧神经”,再到推动远程遥控设备落地让传统机械拥有“智能筋骨”,这一路的突破从来不是我个人的单打独斗,企业给予的试错空间、技术攻坚时的资源倾斜、人才培养上的破格任用就像源源不断的燃料,让创新的引擎始终轰鸣。当看到曾经担心“玩不转智能设备”的老师傅们,如今能在智慧驾舱里精准操控庞然大物;当国内首台GR5505远程遥控平路机,在矿坑画出平整的作业线,我愈发坚信:个人的成长与企业的转型同频共
振,才是科技赋能最动人的注脚。未来,我和团队成员将继续以矿为纸、以代码为笔,在企业搭建的创新沃土上书写更多“黑色煤田绽放科技光芒”的新篇章。
(韩文琦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