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电厂:“绿”动江南岸
2025年04月28日
字数:1288
版次:03
春山如簇,春水潋滟,当江淮大地被四月的芳菲浸染,安徽池州的灵山秀水正舒展新的画卷。
在国家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十年浪潮中,安徽公司池州电厂锚定绿色转型航向,步履铿锵。从2015年起,该厂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该厂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步履铿锵:2016年实施机组深度节能技术改造,所有现役机组实现100%超低排放;2017年,2号泊位新建的斗式卸煤系统带负荷运行,满足7000吨级煤船靠泊和接卸需要;2019年电厂码头岸电系统顺利投入使用,有效防范船舶大气污染;2020年完成干煤棚技改这一长江流域环保综合治理项目……坚定不移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如今,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正拔地而起,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优于国家最新发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延续着企业对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
暮色漫过江面时,南岸工地仍律动着炽热的建设节奏。4月21日黄昏,输煤廊道的灯火次第亮起,工程部技术人员正与厂家调试团队在趸船甲板上穿梭,手中的对讲机传来此起彼伏的指令,为螺旋卸船机的调试工作织就一张细密的安全网。
记忆的胶卷开始倒带……
池州电厂一期工程始建于2003年,当时燃料接卸趸船码头的设计规划较为简易,皮带运输系统存在煤粉洒落现象。运行十几年后,原有的设施已经难以满足现在长江大保护要求,根据环保新标准,码头生产生活污水必须全部回收,禁止排放长江,改造趸船现有运转设备设施成了唯一的选择。
全力攻坚码头污水回收,必须破解趸船改造难题。2018年底,当时的燃料部主任黄士路带领团队人员北上南下,多方考察学习,探索码头污水回收改造之路。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适合池州电厂的《码头污水回收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找到了码头污水回收成功之路,并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码头两艘趸船污水回收改造工程,实现码头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收,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江清水。
时间来到今年3月14日17时,一艘红白相间的“江上巨舰”划破粼粼波光,130米长的船体如巨鲸摆尾,在泊位处划出银亮的水痕。这是历时一年打造的新1号趸船,搭载着国内首台套浮码头专用螺旋卸船机,即将锚定在长江的“工业脉搏”上。
该厂秉承安徽公司“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以绿色装卸工艺构建环保作业体系。新1号趸船作为国内首台套螺旋卸船机浮码头,其设计充分兼顾创新与环保要求。浮式码头巧妙适应长江流域水位高差变化大的特点,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船上创新式搭载了两架螺旋卸船机,突破传统固定码头的应用局限,经专项优化设计将其应用于浮码头。该卸船机兼具污染少、效率高、作业范围广等优势,综合性能全面超越传统抓斗式设备,平均卸煤量可达每小时800吨。卸煤过程全封闭,大幅降低煤粉扬尘量,避免长江流域污染,于滔滔江水中描写绿意与春光,全力打造“美丽长江清洁国能”品牌。
从江面的粼粼绿波到工地的暖黄灯火,池州电厂聚焦植根安徽、融入安徽、助力安徽、服务安徽,在发展蓝图上勾勒绿色节能的密码,在钢骨与春泥的和弦中谱就绿章。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执着,正将安徽公司“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深深镌刻在长江南岸的沃土上,成为新时代能源建设者写给山水的深情告白。
在国家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十年浪潮中,安徽公司池州电厂锚定绿色转型航向,步履铿锵。从2015年起,该厂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该厂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步履铿锵:2016年实施机组深度节能技术改造,所有现役机组实现100%超低排放;2017年,2号泊位新建的斗式卸煤系统带负荷运行,满足7000吨级煤船靠泊和接卸需要;2019年电厂码头岸电系统顺利投入使用,有效防范船舶大气污染;2020年完成干煤棚技改这一长江流域环保综合治理项目……坚定不移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如今,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2台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正拔地而起,应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优于国家最新发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延续着企业对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
暮色漫过江面时,南岸工地仍律动着炽热的建设节奏。4月21日黄昏,输煤廊道的灯火次第亮起,工程部技术人员正与厂家调试团队在趸船甲板上穿梭,手中的对讲机传来此起彼伏的指令,为螺旋卸船机的调试工作织就一张细密的安全网。
记忆的胶卷开始倒带……
池州电厂一期工程始建于2003年,当时燃料接卸趸船码头的设计规划较为简易,皮带运输系统存在煤粉洒落现象。运行十几年后,原有的设施已经难以满足现在长江大保护要求,根据环保新标准,码头生产生活污水必须全部回收,禁止排放长江,改造趸船现有运转设备设施成了唯一的选择。
全力攻坚码头污水回收,必须破解趸船改造难题。2018年底,当时的燃料部主任黄士路带领团队人员北上南下,多方考察学习,探索码头污水回收改造之路。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形成了适合池州电厂的《码头污水回收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找到了码头污水回收成功之路,并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码头两艘趸船污水回收改造工程,实现码头生产生活污水全部回收,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江清水。
时间来到今年3月14日17时,一艘红白相间的“江上巨舰”划破粼粼波光,130米长的船体如巨鲸摆尾,在泊位处划出银亮的水痕。这是历时一年打造的新1号趸船,搭载着国内首台套浮码头专用螺旋卸船机,即将锚定在长江的“工业脉搏”上。
该厂秉承安徽公司“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以绿色装卸工艺构建环保作业体系。新1号趸船作为国内首台套螺旋卸船机浮码头,其设计充分兼顾创新与环保要求。浮式码头巧妙适应长江流域水位高差变化大的特点,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船上创新式搭载了两架螺旋卸船机,突破传统固定码头的应用局限,经专项优化设计将其应用于浮码头。该卸船机兼具污染少、效率高、作业范围广等优势,综合性能全面超越传统抓斗式设备,平均卸煤量可达每小时800吨。卸煤过程全封闭,大幅降低煤粉扬尘量,避免长江流域污染,于滔滔江水中描写绿意与春光,全力打造“美丽长江清洁国能”品牌。
从江面的粼粼绿波到工地的暖黄灯火,池州电厂聚焦植根安徽、融入安徽、助力安徽、服务安徽,在发展蓝图上勾勒绿色节能的密码,在钢骨与春泥的和弦中谱就绿章。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执着,正将安徽公司“创新、精益、开放”的工作理念,深深镌刻在长江南岸的沃土上,成为新时代能源建设者写给山水的深情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