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丰电厂:污泥掺烧项目为“无废城市”添砖加瓦
2025年04月28日
字数:1407
版次:03
2025年,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年征程。自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电力行业便开启了一场从计划到市场的深刻变革。十年间,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跃升,价格机制逐步市场化,新能源消纳能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河北公司衡丰电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污泥掺烧项目,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污泥作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残留物,如何高效、安全、低成本地处理这些污泥一直是个难题。衡丰电厂的污泥掺烧项目,通过耦合发电技术,实现污泥从“废”到“宝”的华丽转身,不仅有利于生态环保,还可以促进污泥资源化循环利用。截至4月17日,该项目自投产以来累计掺烧污泥量突破5万吨,有效缓解了区域市政污泥处置压力,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3年2月,该厂建成投产日处理量达250吨的火电协同污泥处理中心。项目配备两个占地270平方米的地下污泥仓,分别用来接卸衡水市辖区内含水率为80%的湿污泥和中心城区含水率20%至60%的半干污泥。依托高效燃煤发电机组,发挥超低排放环保设施优势,采用污泥直接掺混燃煤入炉高温焚烧的处置工艺。污泥与燃煤掺混后进入燃烧系统,产生烟气经烟气超低排放系统达标排放,燃烧剩余物进入粉煤灰仓,作为固排副产物加以利用,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
作为集团公司首批“无废企业”,衡丰电厂提前谋划制定有效措施,深挖污泥处置设备潜能。组织编写污泥掺烧运行规程,做好掺烧设备的启停操作,密切监视运行参数,增加对原煤仓、落煤斗等设备的检查和巡视频次,加大对螺杆泵、螺旋输送机、刮板机等输送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在污泥仓和皮带的污泥螺杆输送机之间加装破碎器,有效解决半干污泥堵塞问题;制定掺烧量激励机制,落实设备责任制,强化人员污泥配煤掺烧意识,污泥掺烧量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在市场拓展方面,加强组织协调,不断开拓新供户,想方设法“接污泥、保市场”。开设污泥运送车辆过磅绿色通道,成立污泥市场开发小组,积极调研衡水市及周边区域不可利用污泥产量,在完成对衡水市及周边不可利用污泥全部处理的基础上,成功开拓辛集市污泥市场。
从污泥掺烧项目的成功运营,到在市场拓展和设备管理上的不断突破,电力体制改革的十年,也是衡丰电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的十年。通过实施双塔双循环、湿式电除尘等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铺设工业供热管网,解决工业企业用能难题;实现煤场全封闭,有效降低无组织排放;投运脱硫废水综合治理项目,实现脱硫废水全部回收利用……作为衡水市首要电源和热源点,该厂充分发挥央企的责任与使命,坚持在电改政策的引导下,多措并举推进“无废企业”建设,提升固废、危废的综合利用及处置水平。运用磅秤、电子标签、二维码、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新技术,借助建成的危废全过程企业管理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管控体系;积极探索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途径,保持粉煤灰、石膏、炉渣的综合利用率达100%。同时,注重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通过网站、电子屏等,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一直以来,衡丰电厂坚持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致力于打造城市发展的能源供应“动脉”与循环减负“静脉”,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在衡水的沃土上演绎了一幕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
污泥作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的残留物,如何高效、安全、低成本地处理这些污泥一直是个难题。衡丰电厂的污泥掺烧项目,通过耦合发电技术,实现污泥从“废”到“宝”的华丽转身,不仅有利于生态环保,还可以促进污泥资源化循环利用。截至4月17日,该项目自投产以来累计掺烧污泥量突破5万吨,有效缓解了区域市政污泥处置压力,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
2023年2月,该厂建成投产日处理量达250吨的火电协同污泥处理中心。项目配备两个占地270平方米的地下污泥仓,分别用来接卸衡水市辖区内含水率为80%的湿污泥和中心城区含水率20%至60%的半干污泥。依托高效燃煤发电机组,发挥超低排放环保设施优势,采用污泥直接掺混燃煤入炉高温焚烧的处置工艺。污泥与燃煤掺混后进入燃烧系统,产生烟气经烟气超低排放系统达标排放,燃烧剩余物进入粉煤灰仓,作为固排副产物加以利用,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
作为集团公司首批“无废企业”,衡丰电厂提前谋划制定有效措施,深挖污泥处置设备潜能。组织编写污泥掺烧运行规程,做好掺烧设备的启停操作,密切监视运行参数,增加对原煤仓、落煤斗等设备的检查和巡视频次,加大对螺杆泵、螺旋输送机、刮板机等输送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在污泥仓和皮带的污泥螺杆输送机之间加装破碎器,有效解决半干污泥堵塞问题;制定掺烧量激励机制,落实设备责任制,强化人员污泥配煤掺烧意识,污泥掺烧量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在市场拓展方面,加强组织协调,不断开拓新供户,想方设法“接污泥、保市场”。开设污泥运送车辆过磅绿色通道,成立污泥市场开发小组,积极调研衡水市及周边区域不可利用污泥产量,在完成对衡水市及周边不可利用污泥全部处理的基础上,成功开拓辛集市污泥市场。
从污泥掺烧项目的成功运营,到在市场拓展和设备管理上的不断突破,电力体制改革的十年,也是衡丰电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的十年。通过实施双塔双循环、湿式电除尘等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铺设工业供热管网,解决工业企业用能难题;实现煤场全封闭,有效降低无组织排放;投运脱硫废水综合治理项目,实现脱硫废水全部回收利用……作为衡水市首要电源和热源点,该厂充分发挥央企的责任与使命,坚持在电改政策的引导下,多措并举推进“无废企业”建设,提升固废、危废的综合利用及处置水平。运用磅秤、电子标签、二维码、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新技术,借助建成的危废全过程企业管理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管控体系;积极探索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途径,保持粉煤灰、石膏、炉渣的综合利用率达100%。同时,注重做好信息公开工作,通过网站、电子屏等,及时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一直以来,衡丰电厂坚持扛起能源保供政治责任,致力于打造城市发展的能源供应“动脉”与循环减负“静脉”,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在衡水的沃土上演绎了一幕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