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辽宁康平公司:“一根烟囱”工程守护天空蓝
本报通讯员 陈 喆
2025年04月28日
字数:1113
版次:03
  春意盎然,一湖碧水,在辽宁省西北端的小城康平,一片生机勃勃。距离省级自然保护区卧龙湖湿地5公里,辽宁康平公司坐落于此,作为一座现代化的火力发电企业,既承担着能源保障的重任,又引领着城市走向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年来,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定扛牢能源保供政治责任,不断以清洁、高效、创新重塑自身价值。从中水入厂到供热建设,从超低排放到煤场封闭,从灰场改造到风光火储低碳能源互补发展,公司坚持用责任与担当、技术与创新、改革与发展,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迈进。
  回想几年前的“老康平”,一到冬季,大大小小的采暖锅炉房大烟囱浓烟滚滚,棚户区各家各户平房上的小烟囱黑烟缕缕。由于康平县冬季供热水平极其落后,热源基本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住宅自备的小锅炉,当时的数据统计,县城供热面积只有230万平方米,大小锅炉房78座,烟囱77根,其中县供热公司分管的锅炉房有28座,余下为各单位自建锅炉房。这些小锅炉房普遍存在设备陈旧、设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能源效率低等问题。恶劣的环境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这样不仅严重制约了城区建设发展,更影响了城市外观形象和空气质量。
  为改善县城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康平公司与县政府积极沟通,发挥企业优势、履行国企职责,实施“一根烟囱”工程。委托设计单位进行机组抽汽改造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与汽轮机厂充分论证,在保证汽轮机本体结构不变的基础上,采取从汽轮机中压缸至低压缸连通管上“打孔抽汽”的方式,对康平县城区进行集中供热。工程建成后,取消城区内78座小锅炉房,取消烟囱77根,每年可减少燃煤8.6万吨、烟尘排放量22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万吨,从根本上解决了康平县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烟尘、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超标问题。
  几年间,让康平县人逐渐告别了“出门一身灰,回家一身黑”。如今的县城高楼林立,马路纵横交错,尤其是卧龙湖湿地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到4月份候鸟迁徙季,成千上万只野生候鸟在卧龙湖生态保护区聚集,据了解,每年在这里停歇的候鸟达139种60余万只,每年开春举办观鸟节、冬季举办冬捕节,各方游客络绎不绝。蓝天之下、白云悠悠、青山隐隐,极目远眺尽是飞鸟翔集的壮阔画卷。“水天一色,鸟飞鱼跃,真是漂亮!”游客们一致赞叹。“一根烟囱”工程得民心、顺民意,绿色环保工程得到验证,通过集中供热节省了大量能源,改善了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近几年,康平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供热改造、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相继落地,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了突出贡献,用行动在高质量发展上彰显担当。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