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回望老工村
刘井林
2025年04月03日
字数:2013
版次:04
  在时光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地方,即便岁月流逝,也依旧在心底生辉。我家乡所在的那座煤炭小城,以及城中承载着无数回忆的老工村,便是这样的存在。
  小城因煤而兴起,因着国家建设的需要,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于此。“元宝山矿十三省,省省有好汉”,这句豪迈的话语,生动地描绘出了当年那热火朝天的景象。天南海北的人们响应号召,怀揣着对生活的憧憬,带着各自的乡音和故事,来到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而我所熟悉的居住地,便是那有着独特韵味的“工村”了。记忆中最早的工村是一排排的“大房子”,其实就是平房,样式就如同现在的学生宿舍一般,门对门整齐排列着。只不过,对门住的是一个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每家往往都有五六口人,甚至更多。那小小的空间里,装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承载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扎根,一工村、二工村、三工村、四工村、五工村相继出现了,它们虽然简陋却满是烟火气,串联起了小城别样的风情。每一个工村都像表格一样整齐排列,规模都不小,少则二十几排房屋,多则五六十排。每一排又住着十多户人家,我们管住在一排的叫“一趟房的”。每户人家都有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那小小的院墙,看似划分出了各自的小天地,可实际上邻里之间的情谊却丝毫不受这院墙的阻隔,反而亲如一家。那时候,邻里间相互帮衬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你家蒸了豆包给我家送几个,我家蒸了年糕也给你切几块尝尝。谁家要是有了红白喜事,不用招呼,周围的邻居们就会主动过来帮忙,出主意的出主意,出力的出力,那种深厚的情谊,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大约每隔五六排房屋之间,就会有一口压力水井,那可是当时家家户户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每家都会备上一口大水缸,每天大人们或是家中稍大些的孩子,便会挑着水桶去井边打水。那“吱呀吱呀”的扁担声,仿佛是一首独特的生活交响曲,伴随着水桶里晃动的水花,在工村的小道间回荡。夏日里,井水清凉,打上来后洗把脸,瞬间就能驱散燥热;冬日里,井口冒着腾腾的热气,周边是厚厚的冰溜子,打水时那股子寒意也被邻里间的谈笑声给冲淡了。
  那时候,工村里的大事莫过于过年杀猪、家里盖小房和孩子结婚了。每到过年临近,一趟房里哪家要杀猪了,那可算是一件大事儿。天还没亮,左邻右舍的叔叔伯伯们就会过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把猪从猪圈里赶出来,按倒在案板上,猪的嚎叫声,人们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满是浓浓的年味儿。等杀完猪,主家会把杀猪菜和血肠分给帮忙的邻居们。家里的孩子大了,住不开了,一家人计划着在自家小院里盖个小房,那可是个大工程,或找人设计,或看看别人怎么盖,然后选个好日子开工,邻里们也纷纷搭把手,看着小房一点点建起来,大人、孩子们都是喜笑颜开。等到正式完工的那天,主家会摆上一桌酒,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喝酒,高声划拳,整栋房都沸腾了;在那个质朴的年代,左邻右舍结亲家的情况特别多,或许是相处久了,知根知底,看着孩子们从小一起长大,便想着亲上加亲,孩子没意见,大人没意见,那这事就定了。选定黄道吉日,天刚破晓,家中便忙碌起来。院里架起大锅,请来的师傅们摩拳擦掌,锅碗瓢盆与炉火交织奏响。左邻右舍有的化为洗菜房,妇女们边唠家常边清洗蔬菜。有的变身摆菜区,孩童穿梭其间,好奇打量菜肴。迎亲队伍在鞭炮声中出发,新郎在伙伴们簇拥下奔赴新娘家,一路喧闹引得人们围观。接回新娘时,院里院外早已宾朋满座,新人接受众人诚挚祝福。而这些因联姻结下的情谊,即便到了现在,依然在延续着。平日里大家还是经常走动,总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
  当然,儿时的欢乐可不止这些,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光,那才是最热闹和最难忘的。男孩子喜欢玩“片瓦”,“瓦”是用井口废旧铁板剪出的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铁片。在地上挖出几个圆坑,然后在30至50米以外,看谁能把“瓦”片扔进坑里;推“咕噜圈”也是趣味十足,用一个铁圈,再拿个钩子推着它满工村跑,笑声洒满了每一条街道;“撞拐子”的时候,大家单脚着地,另一只脚盘起,用手抱着,然后像小公鸡打架一样,去撞击对方,摔倒了也不喊疼,爬起来接着玩;“骑驴”“杀马仗”更是考验团队配合和“战斗”技巧,大家分成两队,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跳皮筋时,嘴里念着朗朗上口的歌谣,双腿在皮筋间灵活地跳动着,一会儿单脚,一会儿双脚,变换着各种花样;玩“嘎啦哈”是心灵手巧的表现,把那小小的骨头抛起又接住,手上的动作又快又准;“扇片、打出溜滑儿、过家家”,每一个游戏都是老工村里最温馨的生活写照。
  时代在进步,小城也经历了巨变,一栋栋楼房取代了昔日的平房。令人欣慰的是,那些充满美好回忆的老工村地名依然保留着,每当看到这些可亲的名字,心底都会涌起一股暖流。老工村的那些人和事,早已深深烙在我们这些在矿山长大孩子的心中,成为生命中的宝贵财富。无论走到哪里,老工村的模样都会清晰如昨,那是我永远回得去的故乡,无论风雨如何变幻,那份情感都会愈发醇厚,历久弥香。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老公营子矿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