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拿卡要”样样精通
2025年04月03日
字数:2562
版次:03
当皑皑白雪在电厂的严冬肆意铺展,当瑟瑟风声在深夜的水塔旁呼啸盘旋,当熠熠霞光在凌晨的炉顶悄然晕染,当苦涩雨水在狂风裹挟下直灌口腔——请相信,你定会知晓他的故事。
一个数十年如一日,把满腔青春热血尽数挥洒在电力保供一线的奉献者,一个敢想会干能担险阻坚持科技赋能的创新者,一个因为“吃拿卡要”样样精通被授予集团“金牌班组长”“工人标兵”等荣誉称号的奋斗者——国电电力廊坊热电运行三值值长赵伟。
“吃”得了辛苦
“‘白加黑’不一定是感冒药,可能是我们值长在保电保供,‘6+1’也不一定是电视节目,可能是我们值长在做课题攻关。”作为运行三值的值班员,张文年总是这样幽默地向新入厂的员工介绍赵伟,“五次评选,他荣获三次劳模,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成绩。”每次讲到这里,张文年总会不自觉地抬头挺胸,满满的骄傲感收不住从嘴角绽成笑颜。
确如其所言,赵伟是个初心如磐的老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想到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见到他。做值长6年以来,面对大大小小数十次保电保供攻坚战,赵伟创下了“零缺席、零事故”的满贯佳绩,无论是庆典保电、全国两会保电还是驻厂保供、极端天气保暖,他总是第一时间请缨奋战,成为公司保供工作的先锋战将。
2024年7月,2023年员工转正在即,赵伟利用工作之余开设“值长小课堂”义务为见习员工答疑解惑。面对机房四五十度的高温,他毫无怨言,带领新员工深入现场学习,含着金嗓子、穿着湿工服、一天两万步成了无数新员工对这位80后“老值长”的第一印象。
“拿”得准节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预控才能不惊慌”,赵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长年奋斗在电力一线的赵伟深信,专业的技术水平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高超的业务能力才是机组安全运行的保障。身为值长,虽然早已脱离看盘、实操工作,但他从不敢在业务修炼上稍有松懈,一本封皮缺角的《集控值班员》,一本被画的五颜六色的《运行规程》是他宿舍床头陪眠的老伙计。
同事们常说:“跟着赵值长主打一个省心,只要按照他的指挥一步步操作,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生产上哪有什么与生俱来,沉着冷静的原因是心中有数、有条不紊的背后是手上有活儿。
初当值长时,赵伟也曾有过短暂的大脑空白期,得益于上岗监护人的提醒,他深刻领悟了风险要预控、事故要预想的重要性,只有平时做好应急预案,遇事才能手到擒来。于是,他收起升任值长的雀跃,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单位的仿真机室。机组跳闸,要提醒值班员防磨瓦、防进水、防超速;磨煤机震动大,要提醒值班员无进煤后及时抬磨辊;中水中断后,化学专业需要倒循环保障设备运行;停机后,一定不要让凝汽器大量进热水热汽……经验如雨后春芽爬满他的心间。
“卡”得住风险
“小周,380伏开关停电必须戴手套,这次发现得早,先对你口头警告,再犯一次就加重考核。还有圣达,你监护人的职责是虚设的吗?怎么能有侥幸心理呢?”主控室内,平时谦逊平和的赵伟一脸严肃地对即将去做电机停电措施的两人宣布着处理决定。原来,刚刚转正的小周沉浸在终于能够担当操作人的喜悦中,一时竟忘记了电气操作要戴手套的规定,拿了签好字的操作票就和监护人去了配电室,监护人也只是检查了操作票,未注意操作人工具佩戴情况。赵伟通过监控发现进配电室的两人均未拿手套后立刻叫停,给二人在主控室上了一堂生动的安规课。
合作过的同事们都知道,赵伟对班组安全是出了名的狠抓严抓,在工作中从不放过一丁点儿风险,始终坚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不仅自身苦学安全知识,而且带头参与各项安全培训、演练,将安全的种子深埋进每一名员工心中。为了杜绝班组成员习惯性违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他把标准化规程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全面提升班组人员配合默契度;严守安全红线,深植安全理念,坚持落实事故预想和风险预控工作,不断梳理具有班组特色的风险项,通过总结深化,将效率和安全紧密结合起来,使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要”得来效益
赵伟始终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记在心间、行在脚下。
上一采暖季,面对供热面积的不断扩大,廊坊热电供热系统运行方式固化、设备效率不高、稳定性欠佳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在保证电力稳发的同时提升供热品质,让廊坊市民温暖过冬成了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赵伟毅然组建课题攻关团队,担下系统优化重任。
“伟哥,你在哪找的这么多资料啊?”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参考文献,小冯嘴巴惊讶成了O型。
“各设备说明书和厂家反馈由我和文年负责,剩下的杂志、论文等,小冯你和云鹏组织小伙伴们尽快筛读,把有助于提升供热效率和稳定性的案例做好提炼记录,下周一小组会咱们一定要拿出系统优化的主体思路。”时间紧、任务重,赵伟一脸正色道:“兄弟们,废话不多说,干就完了。”
“这些都是为了给咱们开拓思路,伟哥连夜翻遍厂资料库和行业杂志找出来的。”小曹边说边拍了拍小冯的肩膀。
随后,在赵伟的感染下,集控三值全员利用工作之余迅速翻阅文献、整理思路、不断讨论,仅用6天时间便做出热泵系统优化方案。方案定下后,赵伟顾不得喘息便又投身到落地实施的工作中。
“休息4天,伟哥有2天半在现场,简直比上班还忙。”当班四值的同事小强感慨道。
“你以为剩下一天多他休息了?”身为赵伟的室友,文良对小强说道:“他从现场一回宿舍就在电脑上又记又算的,满脑子都是供热优化。”
除了勤跑现场观察各工况下设备运行情况,赵伟还积极协调,利用智慧电厂平台进行历年供热数据及供热设备运行参数的采集、校验和建模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和目前热泵运行方式的不足,提出并获批优化热泵运行逻辑和相关连锁保护31条,不仅有效提升了机组热能保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不仅自身乐于研究、善于创新,赵伟还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班组一起走上创新增效、科技保安的道路。依托公司“三创”平台,立足岗位、勇当先锋,通过创新攻关在挖潜增效上取得瞩目成绩:班组成员先后申请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开展“锅炉辅助监盘自动化程序”“热网系统节能运行优化”“主变冷却器运行优化”等创新攻关课题6项,2024年在各期刊发表专业论文8篇。
数十年风雨兼程,一路上青春飞扬。经历了初出象牙塔的懵懂、小试牛刀的青涩和沉心静气的磨砺后,赵伟成长为扛得住大旗、担得了重任、攻得下难关的金牌班组长,以拼搏、奉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志存高远、踔厉奋发、不断成长的豪情壮志。
一个数十年如一日,把满腔青春热血尽数挥洒在电力保供一线的奉献者,一个敢想会干能担险阻坚持科技赋能的创新者,一个因为“吃拿卡要”样样精通被授予集团“金牌班组长”“工人标兵”等荣誉称号的奋斗者——国电电力廊坊热电运行三值值长赵伟。
“吃”得了辛苦
“‘白加黑’不一定是感冒药,可能是我们值长在保电保供,‘6+1’也不一定是电视节目,可能是我们值长在做课题攻关。”作为运行三值的值班员,张文年总是这样幽默地向新入厂的员工介绍赵伟,“五次评选,他荣获三次劳模,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成绩。”每次讲到这里,张文年总会不自觉地抬头挺胸,满满的骄傲感收不住从嘴角绽成笑颜。
确如其所言,赵伟是个初心如磐的老党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想到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见到他。做值长6年以来,面对大大小小数十次保电保供攻坚战,赵伟创下了“零缺席、零事故”的满贯佳绩,无论是庆典保电、全国两会保电还是驻厂保供、极端天气保暖,他总是第一时间请缨奋战,成为公司保供工作的先锋战将。
2024年7月,2023年员工转正在即,赵伟利用工作之余开设“值长小课堂”义务为见习员工答疑解惑。面对机房四五十度的高温,他毫无怨言,带领新员工深入现场学习,含着金嗓子、穿着湿工服、一天两万步成了无数新员工对这位80后“老值长”的第一印象。
“拿”得准节点
“打铁还需自身硬,预控才能不惊慌”,赵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长年奋斗在电力一线的赵伟深信,专业的技术水平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高超的业务能力才是机组安全运行的保障。身为值长,虽然早已脱离看盘、实操工作,但他从不敢在业务修炼上稍有松懈,一本封皮缺角的《集控值班员》,一本被画的五颜六色的《运行规程》是他宿舍床头陪眠的老伙计。
同事们常说:“跟着赵值长主打一个省心,只要按照他的指挥一步步操作,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生产上哪有什么与生俱来,沉着冷静的原因是心中有数、有条不紊的背后是手上有活儿。
初当值长时,赵伟也曾有过短暂的大脑空白期,得益于上岗监护人的提醒,他深刻领悟了风险要预控、事故要预想的重要性,只有平时做好应急预案,遇事才能手到擒来。于是,他收起升任值长的雀跃,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单位的仿真机室。机组跳闸,要提醒值班员防磨瓦、防进水、防超速;磨煤机震动大,要提醒值班员无进煤后及时抬磨辊;中水中断后,化学专业需要倒循环保障设备运行;停机后,一定不要让凝汽器大量进热水热汽……经验如雨后春芽爬满他的心间。
“卡”得住风险
“小周,380伏开关停电必须戴手套,这次发现得早,先对你口头警告,再犯一次就加重考核。还有圣达,你监护人的职责是虚设的吗?怎么能有侥幸心理呢?”主控室内,平时谦逊平和的赵伟一脸严肃地对即将去做电机停电措施的两人宣布着处理决定。原来,刚刚转正的小周沉浸在终于能够担当操作人的喜悦中,一时竟忘记了电气操作要戴手套的规定,拿了签好字的操作票就和监护人去了配电室,监护人也只是检查了操作票,未注意操作人工具佩戴情况。赵伟通过监控发现进配电室的两人均未拿手套后立刻叫停,给二人在主控室上了一堂生动的安规课。
合作过的同事们都知道,赵伟对班组安全是出了名的狠抓严抓,在工作中从不放过一丁点儿风险,始终坚持“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不仅自身苦学安全知识,而且带头参与各项安全培训、演练,将安全的种子深埋进每一名员工心中。为了杜绝班组成员习惯性违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他把标准化规程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明确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全面提升班组人员配合默契度;严守安全红线,深植安全理念,坚持落实事故预想和风险预控工作,不断梳理具有班组特色的风险项,通过总结深化,将效率和安全紧密结合起来,使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要”得来效益
赵伟始终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记在心间、行在脚下。
上一采暖季,面对供热面积的不断扩大,廊坊热电供热系统运行方式固化、设备效率不高、稳定性欠佳等问题逐渐凸显,如何在保证电力稳发的同时提升供热品质,让廊坊市民温暖过冬成了急需攻克的技术难题。赵伟毅然组建课题攻关团队,担下系统优化重任。
“伟哥,你在哪找的这么多资料啊?”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参考文献,小冯嘴巴惊讶成了O型。
“各设备说明书和厂家反馈由我和文年负责,剩下的杂志、论文等,小冯你和云鹏组织小伙伴们尽快筛读,把有助于提升供热效率和稳定性的案例做好提炼记录,下周一小组会咱们一定要拿出系统优化的主体思路。”时间紧、任务重,赵伟一脸正色道:“兄弟们,废话不多说,干就完了。”
“这些都是为了给咱们开拓思路,伟哥连夜翻遍厂资料库和行业杂志找出来的。”小曹边说边拍了拍小冯的肩膀。
随后,在赵伟的感染下,集控三值全员利用工作之余迅速翻阅文献、整理思路、不断讨论,仅用6天时间便做出热泵系统优化方案。方案定下后,赵伟顾不得喘息便又投身到落地实施的工作中。
“休息4天,伟哥有2天半在现场,简直比上班还忙。”当班四值的同事小强感慨道。
“你以为剩下一天多他休息了?”身为赵伟的室友,文良对小强说道:“他从现场一回宿舍就在电脑上又记又算的,满脑子都是供热优化。”
除了勤跑现场观察各工况下设备运行情况,赵伟还积极协调,利用智慧电厂平台进行历年供热数据及供热设备运行参数的采集、校验和建模分析,结合生产实际和目前热泵运行方式的不足,提出并获批优化热泵运行逻辑和相关连锁保护31条,不仅有效提升了机组热能保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不仅自身乐于研究、善于创新,赵伟还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带领班组一起走上创新增效、科技保安的道路。依托公司“三创”平台,立足岗位、勇当先锋,通过创新攻关在挖潜增效上取得瞩目成绩:班组成员先后申请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开展“锅炉辅助监盘自动化程序”“热网系统节能运行优化”“主变冷却器运行优化”等创新攻关课题6项,2024年在各期刊发表专业论文8篇。
数十年风雨兼程,一路上青春飞扬。经历了初出象牙塔的懵懂、小试牛刀的青涩和沉心静气的磨砺后,赵伟成长为扛得住大旗、担得了重任、攻得下难关的金牌班组长,以拼搏、奉献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志存高远、踔厉奋发、不断成长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