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春天
2025年03月18日
字数:1062
版次:04
陕北的春天,风大得肆意妄为,恰似陕北人那看似粗粝、豪放,实则内心和善的独特性格。一进入三月,呼啸的西北风穿越毛乌素沙漠,径直抵达高原的腹地,尚在慵懒沉睡中的陕北,就这般被裹挟进了春天的狂风里,这一刻,陕北的春天悄然降临……
陕北的春天,来得有些压抑、迟缓且随性。虽说春天来得晚,但陕北高原上的人们却早早做好了迎接春天的准备。刚过完农历正月,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为这个春天精心筹备,人们三五成群,在广场上、河堤边漫步,提前感受春天的气息。
陕北的春天,来得干脆利落。呼啸的西北风在高原的山梁、峁顶与山洼间肆虐半月之久,天气才逐渐回暖,大片的山地泛起层层绿意,从南方回迁的燕群接连不断地从高原那边飞来,欢快地啼鸣着,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和寂静的高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对于陕北农人而言,是希望的起点,而最初的希望便是雨水。每至春天,陕北人像渴求金银财宝那般盼望着春雨,因为雨水是他们希望的寄托。有了雨水,有些地方便不再受限于节令,如果不趁着春雨滋润后的湿气播种,这一年的种子或许就没机会埋进土里,更别奢望秋后的丰收。
陕北的春天,满是趣味,而这份趣味集中在春耕大忙之时。每到春耕时节,家家户户整日在田野间忙碌。男人左手紧握犁耙,右手挥动长长的鞭子,一头年迈却稳健的黄牛在前领路,几个撒种的妇女紧随其后。随着一声吆喝和鞭子的脆响,春耕正式拉开帷幕,构成了旷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有时,男人们累了,便坐在田间地头,点燃一支香烟,眺望远方的旷野,思索着一年的农事安排、庄稼的生长情况以及秋后的收成。心思细腻的女人们一边整理地头,一边盘算着其他土地是种瓜还是种豆……
男耕女织曾是延续多年的传统生活模式,可时至今日,女人们和男人一样,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耕地、播种、外出做工,样样不在话下。有些家庭中,男人外出务工,耕种等所有事务都落在女人肩上。
春耕时,最悠闲的当属那些顽皮的孩子。他们在春天的溪流边,要么玩过家家,要么下河捕鱼。虽说没有一件像样的捕鱼工具,但这些机灵的孩子总能想出办法。有时,他们用破旧的窗纱制成简易的渔网;有时,调皮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拿地头上的箩筐,胆战心惊地在河里捞几下,又赶紧偷偷放回原处。孩子们提着一串小鱼,蹦蹦跳跳地在地头欢呼雀跃。
每一个春天都承载着希望,我们唯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才可能在秋天收获满满。不是我们没有收获,而是我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还不够多。对于生活和现实,我们要勤奋努力,把希望深埋进土壤,埋进自己的心底,用心浇灌、培育,才能收获最终的成果。(作者单位:锦界公司)
陕北的春天,来得有些压抑、迟缓且随性。虽说春天来得晚,但陕北高原上的人们却早早做好了迎接春天的准备。刚过完农历正月,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为这个春天精心筹备,人们三五成群,在广场上、河堤边漫步,提前感受春天的气息。
陕北的春天,来得干脆利落。呼啸的西北风在高原的山梁、峁顶与山洼间肆虐半月之久,天气才逐渐回暖,大片的山地泛起层层绿意,从南方回迁的燕群接连不断地从高原那边飞来,欢快地啼鸣着,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和寂静的高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对于陕北农人而言,是希望的起点,而最初的希望便是雨水。每至春天,陕北人像渴求金银财宝那般盼望着春雨,因为雨水是他们希望的寄托。有了雨水,有些地方便不再受限于节令,如果不趁着春雨滋润后的湿气播种,这一年的种子或许就没机会埋进土里,更别奢望秋后的丰收。
陕北的春天,满是趣味,而这份趣味集中在春耕大忙之时。每到春耕时节,家家户户整日在田野间忙碌。男人左手紧握犁耙,右手挥动长长的鞭子,一头年迈却稳健的黄牛在前领路,几个撒种的妇女紧随其后。随着一声吆喝和鞭子的脆响,春耕正式拉开帷幕,构成了旷野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有时,男人们累了,便坐在田间地头,点燃一支香烟,眺望远方的旷野,思索着一年的农事安排、庄稼的生长情况以及秋后的收成。心思细腻的女人们一边整理地头,一边盘算着其他土地是种瓜还是种豆……
男耕女织曾是延续多年的传统生活模式,可时至今日,女人们和男人一样,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耕地、播种、外出做工,样样不在话下。有些家庭中,男人外出务工,耕种等所有事务都落在女人肩上。
春耕时,最悠闲的当属那些顽皮的孩子。他们在春天的溪流边,要么玩过家家,要么下河捕鱼。虽说没有一件像样的捕鱼工具,但这些机灵的孩子总能想出办法。有时,他们用破旧的窗纱制成简易的渔网;有时,调皮的孩子趁大人不注意,偷拿地头上的箩筐,胆战心惊地在河里捞几下,又赶紧偷偷放回原处。孩子们提着一串小鱼,蹦蹦跳跳地在地头欢呼雀跃。
每一个春天都承载着希望,我们唯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才可能在秋天收获满满。不是我们没有收获,而是我们在春天播下的希望还不够多。对于生活和现实,我们要勤奋努力,把希望深埋进土壤,埋进自己的心底,用心浇灌、培育,才能收获最终的成果。(作者单位:锦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