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元宵节
2025年02月12日
字数:1234
版次:04
诗词里的元宵节,跨越千年的岁月洗礼,踏着皎洁的月光,乘着宝马香车,优雅地向我们走来。夜空中绽放的璀璨烟花,水波里荡漾的七彩河灯,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甜甜汤圆……都在讲述着曾经的盛世繁华与人间烟火。团圆与美好的热切期盼许了千年,也诉说了千年。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沿着斑驳的岁月之痕寻寻觅觅,细细品读清代浙派诗人符曾的这首《上元竹枝词》。一幅元宵节的劳作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沁人心脾的香气中透着金黄的桂花馅包裹着核桃碎,不仅口感好,还有营养。似珍珠一样圆润饱满又富有光泽的江米,用天然、清凉的井水淘洗,更加软糯香甜。听闻非常有名的马家滴粉汤圆做得好,元宵节的前一天,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用通俗易懂、灵秀生动又接地气的语言,描写了制作和售卖元宵的场景。通过精心制作特色美食,表达了人们对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试灯”两字烘托出第二天节日的隆重、热闹场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大文豪欧阳修的眼中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元宵节。去年的正月十五,北宋都城汴梁大开宵禁,香车拥堵、行人如织,花市的灯火灿若星河,照得夜晚如同白昼一样明亮。一对小情侣相约黄昏后,在月亮爬上柳梢时相聚诉衷肠。月为媒,灯为证,人相守,那是多么唯美又浪漫的幸福时刻呀!同样是团圆的元宵夜,月亮和花灯依旧,今年却不见了相约之人。那位妙龄女子独自伫立在河边的柳树旁,越想越伤怀,默默垂泪不止,那泪水把衣服袖子都打湿了。这首《生查子·元夕》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热闹与冷清,相聚与分离,去年与今年,通过对比的手法,寥寥数语、纸短情深,描述了一个充满失落与伤感的元宵之夜,把物是人非、人生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初唐诗人苏味道笔下的《正月十五夜》,全诗绚丽多姿、生动鲜活,描绘出神都洛阳元宵节的热闹繁华与自由欢乐以及对良辰美景的不舍与留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这首《青玉案·元夕》,其文采与内涵同样精彩纷呈。欲补天穹却无处请缨的辛弃疾,通过对元宵节盛景和脂粉佳人的描写,反衬出孤高淡泊、超凡脱俗的女子形象,含蓄婉约地表现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虚假繁荣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坚守理想的高尚情操。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它赋予文字更顽强的生命力和更富有灵性的内涵之美。描写元宵节的经典诗词也是不胜枚举,透过文字,我们看到元宵节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里的真实模样。那些讲述不同心境和故事的元宵节深深镌刻进岁月的年轮里,让读诗品词的元宵节变得更加美妙充盈。(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沿着斑驳的岁月之痕寻寻觅觅,细细品读清代浙派诗人符曾的这首《上元竹枝词》。一幅元宵节的劳作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沁人心脾的香气中透着金黄的桂花馅包裹着核桃碎,不仅口感好,还有营养。似珍珠一样圆润饱满又富有光泽的江米,用天然、清凉的井水淘洗,更加软糯香甜。听闻非常有名的马家滴粉汤圆做得好,元宵节的前一天,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用通俗易懂、灵秀生动又接地气的语言,描写了制作和售卖元宵的场景。通过精心制作特色美食,表达了人们对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试灯”两字烘托出第二天节日的隆重、热闹场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大文豪欧阳修的眼中却看到了不一样的元宵节。去年的正月十五,北宋都城汴梁大开宵禁,香车拥堵、行人如织,花市的灯火灿若星河,照得夜晚如同白昼一样明亮。一对小情侣相约黄昏后,在月亮爬上柳梢时相聚诉衷肠。月为媒,灯为证,人相守,那是多么唯美又浪漫的幸福时刻呀!同样是团圆的元宵夜,月亮和花灯依旧,今年却不见了相约之人。那位妙龄女子独自伫立在河边的柳树旁,越想越伤怀,默默垂泪不止,那泪水把衣服袖子都打湿了。这首《生查子·元夕》可谓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热闹与冷清,相聚与分离,去年与今年,通过对比的手法,寥寥数语、纸短情深,描述了一个充满失落与伤感的元宵之夜,把物是人非、人生无常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初唐诗人苏味道笔下的《正月十五夜》,全诗绚丽多姿、生动鲜活,描绘出神都洛阳元宵节的热闹繁华与自由欢乐以及对良辰美景的不舍与留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词人辛弃疾笔下的这首《青玉案·元夕》,其文采与内涵同样精彩纷呈。欲补天穹却无处请缨的辛弃疾,通过对元宵节盛景和脂粉佳人的描写,反衬出孤高淡泊、超凡脱俗的女子形象,含蓄婉约地表现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虚假繁荣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坚守理想的高尚情操。
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它赋予文字更顽强的生命力和更富有灵性的内涵之美。描写元宵节的经典诗词也是不胜枚举,透过文字,我们看到元宵节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时代里的真实模样。那些讲述不同心境和故事的元宵节深深镌刻进岁月的年轮里,让读诗品词的元宵节变得更加美妙充盈。(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