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守护无声心更坚
本报通讯员 朱伯羽
2024年12月11日
字数:1255
版次:03
  精工细作显真章,妙手回春术业强。在能源生产一线,突发事故时刻考验着每位运行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应急能力。12月2日凌晨,安徽公司马鞍山电厂4台发电机组正在“火力全开,高歌猛进”。突然,集控运行三值锅炉值班员付育强在对1号锅炉执行定期排污时,焦急地喊道:“定排23D、24D电动门状态显示异常。”
  “立即停止锅炉排污,迅速检查并关闭定排各电动门及电动总门。”值长钱坤迅速作出指令。紧接着,锅炉巡操赵俊杰气喘吁吁地从现场跑进集控室汇报:“机组长,1号锅炉零米层定排阀门处有大量汽水冒出。”
  钱坤心中一紧,立刻意识到是定排管道泄漏!情况紧急,刻不容缓。他迅速指挥机组长戴上安全帽、拿起手电筒,赶往锅炉零米现场。只见那里蒸汽弥漫、视线模糊,定排管道由于泄漏发出巨大而刺耳的咆哮声。机组长紧急汇报:“值长,定排集箱处泄漏量非常大,无法靠近,现场阀门根本看不清,电动门无法隔离,必须赶紧降负荷、降汽压。”
  钱坤当机立断,拿起调度电话向安徽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汇报现场情况:“我是马鞍山电厂钱坤,1号锅炉定排管道泄漏难以隔离,请求降负荷至160兆瓦,随后视情况会继续降负荷。”省调中心迅速回应:“同意,请按现场规程处理。”
  钱坤立即下达指令:1号机退出AGC指令,手动降负荷至160兆瓦。同时安排付育强、陈隽注意监视汽包、除氧器水位;相关人员做好紧急停机准备,同时做好泄漏扩大及厂用段失电的事故预想。随后,他又迅速联系相关部门到现场处理并向上级领导汇报。
  随着泄漏情况的加剧,炉水泄漏量达到每小时50吨,现场泄漏的炉水混合物弥漫了整个炉底,视线受阻导致人员无法靠近隔离。钱坤果断请求支援,并继续指挥现场人员紧急处理。
  在降负荷过程中,钱坤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他连续监护停用3套制粉系统,停用1号炉炉底电动阀门负荷盘,成功消除了厂用段失电的风险。
  “省调中心,还要继续降负荷,降到50兆瓦,进一步降低主汽压力。”钱坤再次汇报现场情况。
  凌晨3时,机组负荷成功降至50兆瓦,主汽压力降至3.6兆帕,机组各项参数被稳稳地压在“红线”上方运行。三值的将士们纷纷亮出“绝活”,一丝不苟、小心翼翼地调控着机组运行参数。
  凌晨4时,设备部主任王欣湿淋淋地走进集控室,向值长汇报现场泄漏点已经隔离。1号锅炉22号下联箱排污管路至24号手动门与电动门之间弯头处有一泄漏点,现已准备抢修并已成功隔离。听到这个消息,所有人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
  钱坤如释重负地向省调度控制中心汇报情况,并接收到新的指令:“收到,机组缓慢升负荷至132兆瓦。”一道道升负荷操作指令在凌晨的夜空中发出。
  凌晨5时,1号机负荷升至132兆瓦;1小时后,1号机负荷升至160兆瓦;2小时,1号机组负荷成功升至330兆瓦,达到满负荷最大出力。
  在能源保供的关键时刻,正是集控运行三值值长钱坤的反应迅速、决策果断,以及运行三值全体人员的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坚守运行标准化作业,才成功化解了这次危机。他们及时发现并汇报问题,果断处理现场情况,主动配合设备部消除安全隐患,用智慧和勇气以及精湛的技能守护了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用最真实的成绩为能源保供贡献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