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书写责任与担当
2024年11月08日
字数:1056
版次:04
刘 剑
岁岁年年,不经意间,光阴从指缝间溜走,岁月在面颊上留下沧桑的印痕。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随着时光渐行渐远,能够留下来的是那跳跃的文字和发黄的照片。2005年,我从学校毕业进入能源运输行业,以一名能源保供人的身份,奋战在铁路运输一线。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兼职宣传员之路,用笔尖记录基层一线的先进人物和典型故事。
转眼间,我在能源运输宣传战线上摸爬滚打了5年。这是责任与担当的5年,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的经历,足够写一本厚厚的回忆录;这也是奋斗与汗水相伴的5年,我用手中的笔展现企业变化,讲述他人故事。
立足重载运输,回望5年走过的路,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从一名火车司机到兼职宣传员的足迹。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我正准备收拾东西下班,突然接到领导电话,要求写一篇最美员工3000字以上的申报材料,第二天早上8点前将稿子送到党群工作部审核。从接到电话到交稿也就12个小时,而对于该名员工的事迹我一无所知。
晚上9点多我才联系到该同志,晚上11点,才拿到他的相关资料,但是寥若晨星的资料,可用之处少之又少。最后通过多次电话沟通,才列出了文章的骨架,熬了个通宵,终于在凌晨6点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撰稿、校稿,之后稍作休息便赶去上班。
为了把国能保供人的感人故事写下来,我经常为了一篇通讯报道挑灯夜战,一字一句反复斟酌,吃饭、上下班路上甚至睡觉时,都在思考文章的结构和细节。而最后陪伴我的永远是一台电脑、一盏灯、一杯茶,还有心中不变的坚持。
在别人眼里,宣传工作是一件简单的事,也许有人认为写一篇新闻报道只要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甚至有人会觉得把几篇现成的稿子改一改、合在一起又是一篇新稿子。其实,这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一种误区。宣传稿件需要有创意,每一篇高质量的稿件都是经历反复修改打磨出来的,从文章的立意到完稿,需要毅力和灵感,绞尽脑汁、反复推敲。
这些年,我常常听到一些杂音,“不就是那点事,有什么好写的”“让他给写个发言稿,还不乐意”……殊不知一篇稿子的构思很重要,等值乘完一趟重载列车回来,再坐在那写构思好的稿子,原来的思路已经荡然无存,无法继续下去,即使写出来也偏离了初心。
酸甜苦辣才是人生,喜怒哀乐才是生活。宣传工作更是苦与乐相伴,每当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撰写的文章被集团网页、报刊刊登,把基层一线的先进事迹宣传出去,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时间匆匆如流水,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记者,但是作为一名重载铁路运输一线的宣传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默默履行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用文字记录国能人的时代风采,是我的使命。
(作者单位:朔黄铁路机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