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人·75个堡垒
2024年10月21日
字数:2802
版次:02
海南乐东公司运行党支部:
在这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热土,乐东公司运行党支部依托“五彩”党建特色品牌,营造“敢于梦想”的文化氛围,搭建“敢于尝试”的实践平台,培育“敢于成功”的奋斗精神,谱写出党的光辉映照生产一线的璀璨华章。
2020年,时任运行党支部书记的李超在休闲时最爱做的事儿就是站在锅炉6层的瞭望台,看着海平面上靠泊的轮船,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激情与憧憬。他深知,随着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乐东公司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提出了“五彩”党建品牌,旨在通过党建引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五彩”党建的框架下,党建引领,汇聚红色力量;安全生产,创建黄色效益;科技创新,提升蓝色智慧;清洁环保,推动绿色发展;志愿服务,争当橙色先锋。这五种颜色的交织,不仅构成了运行党支部的工作蓝图,更成为了该支部全体党员和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
2023年初,当1号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的消息传来时,运行党支部立即吹响了攻坚克难的号角,成立了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先锋突击队”。他们深知,这次改造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一次技术革新的重要机遇。在改造过程中,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每当遇到瓶颈时,现任党支部书记吴祖斌总是第一个站出来,鼓励大家:“我们是党员,是先锋,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士气高昂,信心倍增。
经过75个日夜的奋战,1号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终于圆满成功。机组投入运营后,煤耗降低约9克/千瓦时,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党员们辛勤汗水的结晶,更是“五彩”党建引领下企业技术革新能力的生动体现。
正当大家沉浸在1号机组改造成功的喜悦中时,运行党支部又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问题——闭式水系统存在多处漏点,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时不我待、迅速行动,闭式水系统的排查整治全面开启。
这次任务同样艰巨而复杂,闭式水系统涉及范围广泛,埋地式管线使隐蔽的漏点难以发现。面对困境,勇毅的运行党支部全体党员没有退缩,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逐一排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问题。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排查漏点6处并成功修复。这次排查整治不仅减少了除盐水损失0.5万吨,还使生活水损失减少了2万吨。凝心聚力,更加彰显了运行党支部对绿色生态的坚守与追求。他们深知,作为发电企业的一员,要时刻关注环保问题,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而长久奋斗。
随着1号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闭式水系统漏点的全面排查整治,乐东公司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季。机组煤耗的降低、水资源的节约、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运行党支部全体党员职工的共同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五彩”党建的深刻内涵和强大力量。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作为集团公司“示范党支部”,乐东公司运行党支部持续深化“五彩”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勇担使命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谱写乐东公司安全生产新华章。
闫宏宇,现为新疆化工安全健康环保部环保管理专责,2014年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跨越三千公里的距离来到大西北,从此便与煤化工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项目正处于建设期,面对荒凉的工作环境,作为一名女职工,闫宏宇毫不退缩,每天跟着师傅深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开展“三查四定”等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全厂水处理流程及技术工艺、煤质取样化验分析、节能环保技术法规,自学化工安全知识,遇到问题就向老员工请教,直到学懂弄通为止。全厂开车期间,闫宏宇被抽调出班参与DCS调试工作,她结合工艺流程及工艺原理,一字一句地编写DCS后台逻辑,将每条联锁牢记于心,并传授给装置的每个人,为污水装置顺利开车贡献力量。
“粗大的管道纵横交错、球形的储罐比肩而立、巨大的高塔宛如密林、笔直的烟囱飘着轻烟……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一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在戈壁沙滩上的崛起,我也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闫宏宇说道。
闫宏宇身上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和毅力,促使她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最终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一次性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当时,闫宏宇还是公用工程生产中心的一名操作工,在中心组织的全国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派往西安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脱岗培训。闫宏宇知道,这一走,班组同事们的工作量和压力更大了。因此,她暗暗为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获奖,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公司争得荣誉。
脱产培训的那段时间里,每天16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挑战着闫宏宇的身体与心理极限。困了,就喝咖啡提神,一杯不行就喝两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和队员互相交流。
“宏宇,离家这么久,想不想家啊?”队员问。
“咋能不想呢,我孩子才一岁多,但这次是代表公司参加比赛,我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拖队员的后腿,更不能给公司丢人。”闫宏宇坚定地说。
要么不干,干就干好。培训过程中,闫宏宇白天练习实操实验,晚上复习理论知识,把好每一个环节,做好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查漏补缺,确保做到精益求精。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闫宏宇在第十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20年6月,以闫宏宇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她牵头发起多个攻关项目,带领工作室成员跑现场、做实验,解决生产运行中的瓶颈问题,为公司实现污水“零排放”作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创新工作室累计开展科技创新项目17项、技改技措10余项、技术攻关5项,提报“金点子”60余项、“五小成果”10余项,“创新创意”项目30余项。工作室成员中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人获得“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闫宏宇本人还被评委为乌鲁木齐市“节水之星”、集团公司工匠,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评选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我将把‘专业’融入‘事业’,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聚焦清洁高效绿色低碳方向,持续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闫宏宇说。
“五彩”党建谱写奋进华章
本报通讯员 张 慧
在这片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热土,乐东公司运行党支部依托“五彩”党建特色品牌,营造“敢于梦想”的文化氛围,搭建“敢于尝试”的实践平台,培育“敢于成功”的奋斗精神,谱写出党的光辉映照生产一线的璀璨华章。
2020年,时任运行党支部书记的李超在休闲时最爱做的事儿就是站在锅炉6层的瞭望台,看着海平面上靠泊的轮船,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激情与憧憬。他深知,随着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乐东公司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提出了“五彩”党建品牌,旨在通过党建引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五彩”党建的框架下,党建引领,汇聚红色力量;安全生产,创建黄色效益;科技创新,提升蓝色智慧;清洁环保,推动绿色发展;志愿服务,争当橙色先锋。这五种颜色的交织,不仅构成了运行党支部的工作蓝图,更成为了该支部全体党员和职工共同追求的目标。
2023年初,当1号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的消息传来时,运行党支部立即吹响了攻坚克难的号角,成立了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先锋突击队”。他们深知,这次改造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一次技术革新的重要机遇。在改造过程中,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畏艰难、勇攀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每当遇到瓶颈时,现任党支部书记吴祖斌总是第一个站出来,鼓励大家:“我们是党员,是先锋,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克服不了的。”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士气高昂,信心倍增。
经过75个日夜的奋战,1号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终于圆满成功。机组投入运营后,煤耗降低约9克/千瓦时,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党员们辛勤汗水的结晶,更是“五彩”党建引领下企业技术革新能力的生动体现。
正当大家沉浸在1号机组改造成功的喜悦中时,运行党支部又敏锐地捕捉到了另一个问题——闭式水系统存在多处漏点,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时不我待、迅速行动,闭式水系统的排查整治全面开启。
这次任务同样艰巨而复杂,闭式水系统涉及范围广泛,埋地式管线使隐蔽的漏点难以发现。面对困境,勇毅的运行党支部全体党员没有退缩,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逐一排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问题。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排查漏点6处并成功修复。这次排查整治不仅减少了除盐水损失0.5万吨,还使生活水损失减少了2万吨。凝心聚力,更加彰显了运行党支部对绿色生态的坚守与追求。他们深知,作为发电企业的一员,要时刻关注环保问题,为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而长久奋斗。
随着1号机组通流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和闭式水系统漏点的全面排查整治,乐东公司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季。机组煤耗的降低、水资源的节约、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运行党支部全体党员职工的共同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五彩”党建的深刻内涵和强大力量。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作为集团公司“示范党支部”,乐东公司运行党支部持续深化“五彩”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勇担使命重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谱写乐东公司安全生产新华章。
闫宏宇:走好长征路实现化工梦
本报特约记者 冯永强
闫宏宇,现为新疆化工安全健康环保部环保管理专责,2014年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跨越三千公里的距离来到大西北,从此便与煤化工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项目正处于建设期,面对荒凉的工作环境,作为一名女职工,闫宏宇毫不退缩,每天跟着师傅深入现场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开展“三查四定”等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全厂水处理流程及技术工艺、煤质取样化验分析、节能环保技术法规,自学化工安全知识,遇到问题就向老员工请教,直到学懂弄通为止。全厂开车期间,闫宏宇被抽调出班参与DCS调试工作,她结合工艺流程及工艺原理,一字一句地编写DCS后台逻辑,将每条联锁牢记于心,并传授给装置的每个人,为污水装置顺利开车贡献力量。
“粗大的管道纵横交错、球形的储罐比肩而立、巨大的高塔宛如密林、笔直的烟囱飘着轻烟……在这里,我亲眼见证了一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在戈壁沙滩上的崛起,我也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闫宏宇说道。
闫宏宇身上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恒心和毅力,促使她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最终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一次性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
当时,闫宏宇还是公用工程生产中心的一名操作工,在中心组织的全国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派往西安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脱岗培训。闫宏宇知道,这一走,班组同事们的工作量和压力更大了。因此,她暗暗为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获奖,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为公司争得荣誉。
脱产培训的那段时间里,每天16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挑战着闫宏宇的身体与心理极限。困了,就喝咖啡提神,一杯不行就喝两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和队员互相交流。
“宏宇,离家这么久,想不想家啊?”队员问。
“咋能不想呢,我孩子才一岁多,但这次是代表公司参加比赛,我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拖队员的后腿,更不能给公司丢人。”闫宏宇坚定地说。
要么不干,干就干好。培训过程中,闫宏宇白天练习实操实验,晚上复习理论知识,把好每一个环节,做好每一个细节,全力以赴查漏补缺,确保做到精益求精。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闫宏宇在第十一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20年6月,以闫宏宇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工作室带头人,她牵头发起多个攻关项目,带领工作室成员跑现场、做实验,解决生产运行中的瓶颈问题,为公司实现污水“零排放”作出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创新工作室累计开展科技创新项目17项、技改技措10余项、技术攻关5项,提报“金点子”60余项、“五小成果”10余项,“创新创意”项目30余项。工作室成员中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5人获得“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闫宏宇本人还被评委为乌鲁木齐市“节水之星”、集团公司工匠,并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评选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作为一名基层环保工作者,我将把‘专业’融入‘事业’,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聚焦清洁高效绿色低碳方向,持续开展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闫宏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