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画卷映初心
2024年08月29日
字数:3238
版次:02
本报记者 赵志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
入夏以来,高温、暴雨天气轮番登场,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国家能源集团关键时刻挺膺担当,以更强使命、更大责任保障能源安全,提前安排部署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汛期保能源保发电保运营保安全工作,逐级制定迎峰度夏能源保供专项工作方案,全力以赴战高温、防大汛、保安全,高效协同抓补欠、促增量、提效益,确保煤炭、电力能源供应持续稳定,彰显“国之大者”责任担当。
有一种热情,叫“迎峰度夏”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从煤矿到铁路,从码头到电厂,与酷暑并跑的是国能人实干拼搏的身影。各条保供战线上的国能人以似火的热情争分夺秒、全力保供。
看!百米井下,采煤机司机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遥控器,采煤机隆隆作响,乌金滚滚而下;
瞧!一辆辆重载列车载着乌金从铁路线上呼啸而过,一艘艘满载乌金的货轮驶往全国各大电厂;
听!在轰鸣的发电厂中,机组“火力全开”,绿电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全国各地……
在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国家能源集团坚决扛起能源安全保供重任,深化塑造“511”(煤炭月产5000万吨、发电量月均1000亿千瓦时、一体化出区调运量日均100万吨)能源保供名片。
煤炭产业关键时期顶得上、扛得稳,全力做好煤炭安全保供兜底保障工作,合理安排采掘(剥离)接续,优化生产作业组织,确保自产煤保持月均5000万吨峰值水平。加快推动煤炭储备、产能核增以及有关复工复产等工作,外购煤单位加强供应端协调,深挖资源潜力,所属各煤炭企业连续稳产高产。
神东煤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调度协同,严格执行集团一体化运营计划,精准组织13个矿井、11个选煤厂满负荷运转,持续高效提供煤源保障;宁夏煤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优化煤炭生产组织,加强煤层配采,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准能集团各单位强化调度运营协同,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在生产方案、洗选工艺、设备维修等方面持续发力;平庄煤业统筹谋划、高效协同,坚持产销协同,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客户需求、煤质情况等实际,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科学安排现货煤计划,确保保供电厂用煤需求;乌海能源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大排查、隐蔽致灾因素查治,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每天对生产矿井生产、内调、地销、出区等内容进行精准调度,确保“日计划、日兑现”;雁宝能源优化调整煤矿生产接续,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制订月、旬、日计划,强化现场监督管理,在确保安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稳产增产潜力。
电力产业则坚持“一域一策”“一厂一策”“一矿一策”,各单位提前备足燃煤库存,确保存煤可用天数不低于20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细化应急预案、加强资源组织,避免因缺煤导致能源保供不到位等事件。积极调整库存结构,增强库存保障能力。同时,加强设备运行管理,全力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机组负荷率,坚决杜绝非停、限出力等事件,坚决保障电力机组运行稳定。
电力产业各单位争发抢发、稳发满发,捷报频传。截至8月10日,江西公司11台火电机组全部启动在网运行,迎战持续高温天气保供应,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95.78亿千瓦时,火电利用小时2918小时,区域排名第一;陕西公司全面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持久性,确保发电设备始终最大运行出力,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7.99亿千瓦时,利用小时1212.08小时,风电板块利用小时数区域排名第一;安徽公司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和日常维护管理,提高重点区域、关键设备巡检频次和巡检质量,确保缺陷异常能够早发现、早处置,严控机组“非停”和“降出力”事件发生,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69.30亿千瓦时,火电利用小时3471小时,再创历史新高。
运输产业各单位主动担当,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输效率,始终保持运输通道高效畅通,铁路运输量、港口吞吐量、航运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多项指标创出佳绩。朔黄铁路三项主要生产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新朔铁路常态化安全开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先后8次刷新主要运输指标日、月纪录;包神铁路强化万吨列车开行,创单日装车260列历史纪录;宁东铁路组织固定循环大编组列车开行,连续6个月运量创历史同期新高。铁路装备最大化提供运用车数,车辆周时较去年同期下降明显。港口公司持续高效组织卸车、堆存和装船等工作,合理调整港口场存结构有效降低场存,留足运行弹性。航运公司加快“海鲸”系列货船交付进度,武装自有船“力量”,提升运输保障能力,将源源不断的乌金输送至大江南北。
在能源保供版图中,光伏、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作用也愈发凸显。国能灵绍直流配套光伏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日发电量可达500万千瓦时;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青海公司玛尔挡水电站,已投产的两台机组日发电量可达1450万千瓦时,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可达73亿千瓦时;全球超高海拔地区已建成投产最大风电项目——西藏公司那曲色尼区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日发电量最高达112万千瓦时……
6月1日至8月10日,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达2556.9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量达308.7亿千瓦时,水电发电量241.3亿千瓦时。越来越多的“自然风光”转化为万家的灯火通明,“绿色脉动”既保障了能源供应,为今年迎峰度夏“加把劲”,又将绘就绿色低碳发展新篇章。
有一种责任,叫不惧风雨
进入汛期以来,降雨展开“暴击模式”,防汛进入了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扎实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防汛抗旱、抢险救灾,责无旁贷。国家能源集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坚持防患于未然,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协调配合。集团公司所属各企业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人员24小时驻守,查隐患、防险情,防汛抢险队伍随时待命,毫不松懈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7月5日,湖南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堤坝决堤。集团公司第一时间督导湖南公司全力应对险情,部署岳阳电厂确保在运机组稳定运行,保障灾区电力稳定供应。位于溃堤上游的岳阳电厂本着“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全员现场值守,针对“三线一场”作了详细的评估分析并做好应急准备,成立了抢险突击队,组织后勤物资,驰援一线堤防决口现场。
7月1日至6日,河北、山东地区出现强降雨极端天气,朔黄铁路所辖车站普遍迎来中到大雨,个别车站降雨量达到暴雨级别。其中,24小时连续降雨量河间站95.6毫米,羊口站116.7毫米,达到黄色预警级别;最大小时降雨量出现在太师庄站,达到了44.6毫米,给铁路运输组织和能源保供带来了严峻考验。朔黄铁路以“全员防洪、全年防洪、科学防洪”为宗旨,全力做好防险、避险、抢险工作,全力应对入汛以来最强降雨,保障汛期能源运输安全畅通。
7月中旬以来,四川遭遇连续暴雨过程,大渡河流域发生多轮强降雨,多场洪水接踵而至,大渡河公司坚持“全国一盘棋”,与水利、电力调度部门密切沟通,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会商研判,为洪水调度争取拦蓄空间。洪水形成后,又滚动分析干支流洪水演进、洪峰流量等汛情发展态势,统筹考虑上游水库水位控制目标与下游防汛薄弱点过流能力,充分发挥瀑布沟、猴子岩水库调节库容拦洪削峰,通过科学调度水库腾库错峰5次,共拦蓄洪水9.6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汛压力,在四川省及长江中下游防汛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月8日,面对一波波来势凶猛的强降雨,宁东铁路快速进入战时状态,广大党员干部兵分几路,第一时间分赴各自“战场”开展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多途径调动各方资源,多载体发动员工群众,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在防汛抢险中筑牢坚强战斗堡垒。截至8月9日,累计出巡、添乘检查100余人次。
在烈日下、在暴雨中,国能人矢志践行能源保供职责使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保供职责落实到位、将安全生产部署到位、将重点保障安排到位,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稳定,用实际行动守护百姓盛夏清凉,绘就最美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