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绿色家园
2024年08月21日
字数:2361
版次:02

一直以来,作为江西省最大的常规水电站,江西万安水电厂始终致力于水电生产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强化赣江清漂技术优化,不断探索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清漂效率和质量,并对漂浮物进行合理利用,为赣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贡献。截至8月20日,该厂年累计清漂方量超2万立方米。图为清漂现场(摄于7月底)。本报通讯员 刘志诚 范喆林 摄

8月14日,龙源吉林公司开展“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10余名志愿者对伊通河河道两边的白色垃圾及漂浮物进行全面清除,为保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报通讯员 张 鑫 摄
宝清煤电化公司退矿还耕废地变良田
预计粮食年产量超7.2万斤,蔬菜水果年产量1100多斤
本报讯(通讯员 张永航)夏末秋初,国神宝清煤电化公司朝阳露天矿300多亩内排土场复垦区试验田种植的大豆、西红柿、辣椒、黄瓜、西瓜、香瓜等农作物长势良好、瓜果飘香。截至目前,试验田已生产400多斤蔬菜水果走进职工食堂,预计粮食年产量超7.2万斤,蔬菜水果年产量1100多斤。一直以来,该公司围绕“变黑色能源为绿色经济”“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思路,持之以恒推进“无废集团”建设。坚持以能源安全推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落地,加大补植补绿和危废品处置力度,强化生态修复,累计种植树木约16.8万株,绿化面积约101万平方米,开展盐碱地、白浆土等土壤改良工作,确保土地种植面积不减少、粮食种植不减少、粮食产能不减反增,助力黑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公司建立资源、能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机制,通过对复垦区及外围土壤质量和农业生态调查,实施退矿还耕,对内排土场土地进行复垦种植,打造高标准农田,争创“无废矿山”。制定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结合内排土场观礼台试验田的地形坡度、地表物质组成、覆土厚度等因素,制定最优种植策略,选取具有固氮能力、提高土壤肥力的大豆种植,将内排土场复垦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试验田。加大科技攻坚和技术研究,研发复合腐殖酸土壤改良剂,实现“煤头化尾”,开发排土场土壤重构与作物种植技术,实现“粮头食尾”,挖掘农产品深加工契机,实现“农头工尾”。
锦界公司沙柳生物质掺烧进入试运阶段
本报讯(通讯员 钟卫虎)8月15日,国电电力锦界公司沙柳生物质破碎磨粉耦合燃煤机组降碳发电技术研发与应用科技项目变压器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沙柳生物质掺烧项目全面进入试运阶段,向实现“双碳”目标迈出重要一步。
该公司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沙柳资源进行掺烧,利用沙柳“平茬”的特性,不占煤炭指标,变废为能源。在厂区内建设生物质粉料存储罐,底部配套破拱定量给料、送料装置及气力输送系统,对生物质粉体燃料进行存储和稳定下料,通过气力输送至锅炉内燃烧,结合工程需要,同步设置一台容量为1000千伏安的干式变压器,为项目区域供电。在沙柳粉体燃料供应充足情况下,预计每年掺烧沙柳生物质10万至20万吨,代替标煤5.7万至1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万至29.6万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常州公司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本报讯(通讯员 仇 斌 方向群)7月底,江苏常州公司煤场全封闭改造项目获得2024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为企业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注入动能。
该公司煤场全封闭改造项目为2023年重点检修技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全面无组织排放提标管理,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为持续提高驻地常州沿江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贡献力量。为确保项目工程顺利实施,该公司严把节点,成立领导小组,设立4个工作组,明确工程前期研究、方案确定、设备选型、预算编制、设备操作、安全管理等各环节责任,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把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精准治污,以建设智慧煤场标准同步进行智能测温、智能盘煤、煤场车辆自动清洗和智能抑尘建设,彻底改变燃料堆场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遏制大气颗粒物排放。
沧东电厂年制水量突破700万吨
本报讯(通讯员 李海祥 邵英琳)截至8月12日,河北公司沧东电厂今年海水淡化制水量突破700万吨,达到716.2万吨,同比增长5.04%。
该厂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加大海淡设备日常巡检工作力度,强化设备管理,全力保障海水淡化设备以最大能力制水。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定期走访用户、了解用户需求,密切跟踪各企业用户的生产经营和用水情况,强化制水计划和统计工作,做到即时调度,全力制水,保障各级用户的正常供水。以设备可靠性为抓手,积极向电网协调运行机组负荷分配,调配机组抽汽量,优化制水设备的运行方式,合理制定海淡设备检修计划、启停方案,应对不同负荷下海水淡化设备运行方式,充分挖掘海水淡化设备潜能,保证制水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一直以来,该厂以制水不浪费一毫、供水不短缺一滴的决心,全力打造低碳环保、多能互补、多元发展的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为企业赢得良好口碑及社会形象、实现企业多元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互利共赢。
马鞍山电厂连续十年获评省环保诚信企业
本报讯(通讯员 朱正正 朱伯羽)8月9日,2023年度安徽省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环境信用评价初评结果公示,安徽马鞍山电厂获评年度安徽省环保诚信企业,这是该厂连续10年获得此殊荣。
一直以来,该厂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抓好环保工作,夯实生态环保制度建设基础,推进生态环境标准化建设。加强生态环保设施管控,将环保设备当成主设备来管理,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严格落实超低排放及政府特殊时段环保管控要求,投资900万元建设全封闭煤棚。对固废产生、入库、转移、处置和利用进行全流程管控,确保固废按流程依法合规,改造全厂废水综合治理,实现废水“零排放”。以污泥资源化处理为核心,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投资5000万元建设城市污泥掺烧项目,年处理城市污泥超6万吨。同时,加大生态环保日常监察和专项隐患排查力度,提高全员环保防范意识,优化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杜绝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