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神铁路:开启智能运输新时代
2024年07月18日
字数:961
版次:03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化浪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加速模式,包神铁路紧跟时代步伐,在提升集团公司路矿高效智能协同一体化水平的进程中,迈出了智能运输的铿锵步伐。
包神铁路管内线路条件复杂,坡陡弯急,桥梁、隧道密集,春秋季多风沙,冬季高寒气候,对智能驾驶列车的开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公司基于北斗技术和视频云平台的应用,实现了列车运行区段、施工作业区段、设备检修区段等多个生产场景可视化实时监控。研发了实时反映天气实况和预警预报情况的气象驾驶舱系统,让全线各级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气象信息。
为保障智能驾驶列车顺利开行,该公司完成软件优化升级13次、增加新功能130项、解决线路反馈问题302项,进行了长大坡道坡起试验、系统异物入侵试验等多项试验。智能驾驶万吨列车开行1000列、2000列车、4000列……
安全走行公里突破30万公里、40万公里、60万公里……
一组组数据不断被刷新,重载铁路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日趋成熟。
在集团公司核心矿区,包神铁路承担着70%以上煤炭装车任务,面对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为提升装车效率,公司提出了无人化装车目标。
“无人装车的核心在于实现列车运行速度与装车速度的一致性,以及确保装车过程安全高效,实现机车、车辆和煤的精准对接。”乌兰木伦站站区主任王新介绍道。
包神铁路根据装车站实际情况和装车速度要求,对机车原有的低恒速控制模块进行了优化,逐步完善控制参数,提高了速度匹配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无固定人员+远程巡视”装车模式,在装车环节自动巡航驾驶,通过低恒速控制系统预设装车速度,匹配铁路专用线煤炭装车需求。
“过去作业需要全程人工操作,装一节车辆就需要按压开关2次,溜槽升降6次,不仅劳动强度高,作业时间也长。”上湾站站长宝战平说道。
无人装车系统对各个模块进行了全面优化与升级,将装车站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合,改进控制算法,提高了设备的响应速度与操作精度,实现了煤炭装车过程的全自动化与智能化,装车时间从90多分钟缩短至60分钟。
5月15日,在包神铁路上湾站专用线,由HXN6型油电混合动力机车担当牵引任务,圆满完成无人值守装车系统装车作业任务。
无人装车、智能驾驶、智能运输,包神铁路智能化的转型,大幅提升了煤炭运输的效率与安全性。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智能化运输系统将更加高效和精准,为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