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能源:地质更透明 采煤更智能
2024年07月18日
字数:882
版次:03

在乌海能源老石旦矿生产指挥中心液晶显示大屏上,三维地质模型采用数据过滤分析、数据清洗、特征分析等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点开透明工作面选项,工作面走向长、倾斜长、面积、工业储量、总作业人数和正在作业人数等基本信息一览无遗,生产报表、地面勘探、井下物探、孔中物探及监测资料也可以根据日期进行查询。通过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实时监测井下地质信息,精准预测预判地质灾害指导科学有序生产。
去年12月,集煤矿地质测量、防治水、瓦斯地质、防灭火等模块于一体的“乌海矿区透明地质保障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集团公司专家组验收,在乌海能源下属5座煤矿得到示范应用,实现了地质更透明、采煤更智能,投运以来,效果良好。
“该系统可以根据井下采掘情况,进行地质信息全过程监管和预警,帮助采掘一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规避安全生产风险,确保高效稳定生产。”老石旦矿生产技术科科长姜天国介绍。
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应用瓦斯地质信息融合分析技术,构建5座矿井主采煤层瓦斯地质属性、瓦斯地质涌出量预测、瓦斯压力预测、瓦斯含量预测等模型,接入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通风系统数据,实现数据实时动态分析。针对老矿区多因素水害预测难题,分析总结5座矿井水文地质规律,接入各矿井水文监测系统实时数据,综合剖析含水层、导水通道、积水区、水位的时空变化特征,有效指导各矿开展防治水工作。
不仅如此,该系统能够直观展示储量管理、实际产量、掘进回采进度、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等和矿区安全生产管理有关的重要信息,达到看一屏窥全貌、管全局的目的。
“系统投运后,按照掘进工作面每天推进10米到20米计算,可以提前一周判断前方异常区域,方便技术人员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为保证采掘正常接续赢得宝贵时间。”利民公司地测科科长牛俊庭对透明地质保障系统赞誉有加。
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切实解决了煤矿生产面临的实际地质问题,形成了“矿井地质—透明地质保障系统—采掘生产”平台化、标准化、流程化的作业新模式、新思路,既满足了乌海能源煤矿智能采掘的迫切需求,又为智能化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保障,为集团公司乃至整个煤炭行业透明地质保障系统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乌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