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永久的丰碑
2024年07月11日
字数:1574
版次:04

韩国华


  “七一”前夕,参加单位组织的“弘扬抗美援朝精神,凝聚奋进前行力量”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通过实地教学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特殊方式——“永恒的怀念”迎接党的103岁生日。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陵东街道金山路,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由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墓群、烈士纪念广场等组成,2016年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被列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单位乘坐大巴出发,车行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走进陵园,脚下的大理石路面向前伸展,被清晨的小雨冲刷得更加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青松翠柏郁郁葱葱,周遭鸟雀徘徊低鸣,天空湛蓝澄澈,云朵洁白轻柔,陵园内外肃穆庄严。
  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高23米,由花岗岩砌成的烈士纪念碑。碑顶是并排而列的中朝两国国旗,如同并肩作战的兄弟共守世界和平。国旗之下是志愿军战士铜像,手握冲锋枪,目光果敢坚定。让我们想起抗美朝鲜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轰鸣中,前赴后继为了和平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英雄们。碑身雕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12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碑底铜铸的花环两侧,刻着“1950—1953”,这特别的数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卧碑下半部刻着郭沫若的题诗,“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每年清明、“七一”等重要节日,社区退休老党员带领群众,学校组织大中小学生前来凭吊、祭扫,人们将绵绵的追思化作有形的行动,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英雄的精神发扬光大,让英雄的事迹代代相传。
  我们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铿锵的誓言在心中久久回响,这一刻,我们的心灵受到净化和洗礼。英烈们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献出宝贵的生命,最小的战士不过十几岁,人生的四季风景还没来得及体验,留下父母亲人永恒的痛与怀念。扪心自问,在生命面前,功名利禄根本不值一提。身为一名党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无愧于初心和使命,这才是对英烈们的最好回报与纪念。
  接下来参观烈士纪念馆,二层楼的建筑内,以实物、照片、绘画、雕像、录像等多种形式记录抗美援朝这场伟大的战争。馆里的地面、墙壁等多处设置的二维码讲解特别方便,我站在“杨连第修桥”实景展示区,扫码聆听语音讲解。“1951年夏季,朝鲜北部出现了40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敌军利用洪水季节,以铁路为主要目标,进行全面轰炸......”标准的语音讲解,惟妙惟肖的音响配合,再现了杨连第和战友们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修好断桥以及被敌机轰炸壮烈牺牲的经过。感慨之际,我又被一幅题为“生命之源”的油画吸引,一名战士倒地,两只手还紧紧拽着水壶带,一名战士目视前方,用手捂着被敌人子弹打漏的水桶,水花喷溅洒在焦黄的土地上,眼前的水面被子弹激起密密麻麻、触目惊心的水柱......一桶水要用几个人的生命来换取,这是上甘岭战役坑道战中,志愿军战士抢水的画面。上学时,读过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再看这幅油画,便更深地理解了这场战役的残酷与惨烈,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赢得胜利真是来之不易。
  从烈士纪念馆出来,我们去纪念碑后面的烈士墓地凭吊。墓地松柏静默、青草茵茵、鲜花盛开,我们熟知的战斗英雄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等烈士安眠于此。我们走进烈士纪念广场,围绕不封闭的圆形烈士英明墙缓缓而行。圆形的烈士英明墙壁寓意回归、团圆,象征和平、胜利。174407个烈士英名刻满墙壁,其中包含重名的23246个,代表着被确认的197653名烈士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英勇牺牲,每一个名字都似千斤重,刻进我们的心中。
  我们在心中默默告慰英雄,这盛世,如你所愿。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永久的丰碑,永恒的怀念。

(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