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新能源公司:靶向发力破题攻坚
2024年06月20日
字数:3087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赵丽花
百卉争艳,万物竞绿。海南新能源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热情高涨,迈出三十周年再出发的坚定步伐,经营业绩实现“月月红”。截至6月10日,今年累计发电量2.52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50.4%,同比增长122.71%,同比增长81.22%,提前20天实现电量、利润“双过半”。
光伏项目抢抓有利时机开足马力、铆足“决胜全年”的干劲奋力赶超……一幕幕辛勤耕耘、全力拼搏的奋斗景象,是海南新能源公司近两年来改革创新、全力解决历史遗留难题所带来的可喜变化,也是全体干部员工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再出发的生动写照。
激活力聚合力,激发创业热情
2022年底,海南新能源公司完成了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经理层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对中层干部实行竞聘和任期制,在公司高层和中层两级干部中彻底移除了“铁交椅”。在册员工由251人降到193人,中层管理人员由31人缩减至19人,平均年龄从49.9岁降至39岁,其中“85”后11人,“90”后6人。
年轻一代接过了企业发展的“接力棒”。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愈发浓厚。
“三项制度改革后,同岗位员工的工资差距最多达到上千元,多劳多得的观念深入人心,员工的干劲更足了,有活大家都抢着干。”一年多来,生产技术部机械专业技术员王雄对班组员工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的改变深有感触。
如果说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的三项制度改革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效能的长远之计,那么增强员工幸福感、满足感、归属感就是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团结进取的固本之举,对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样意义非凡。
海南新能源公司常态化开展春节慰问、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活动,2023年累计慰问困难员工、一线员工等789人次,以实际行动落实“为群众办实事”清单。
一座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出现在停车场,翻新的办公楼安装了电梯,改造后的运动场馆配备了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修缮焕新后的食堂提升了员工就餐体验,即将投入使用的职工书屋让人眼前一亮,由专业团队设计改造后的绿化环境让厂区越来越有韵味和诗意……
2023年,公司开展了以“三十年再出发”为主题的“九个一”系列活动,才艺展、体育竞技、健步走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深受员工喜爱,制作的宣传片、厂歌MV及画册,系统记录了公司发展足迹,“老企业”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激发了广大员工团结奋斗的创业热情。
三项制度改革润物无声,激发了人才队伍活力,一件接一件的暖心实事、一个又一个的连心活动回应了员工期盼、满足了员工需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解难题补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2023年,海南新能源公司以“紧弓满弦”之势瞄准目标靶向发力,解难题、打基础、补短板、强后劲,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解决了红岭水利枢纽工程证照不全、移民安置、工程收尾等遗留难题,完成了红岭工程移民验收、蓄水终期验收,仅用11天时间,解决了红岭水库副坝浸润线升高问题,水利枢纽工程于2023年6月30日通过竣工验收,比原计划提前5个月。遗留十余年的“卡脖子”问题被彻底攻破,红岭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发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这是海南新能源公司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机组已运行30年,设备设施落后,科技化智能化水平不高,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不相符。”
“运行人员分散于大广坝、红岭两站,管理成本高。”
“反恐防范、健康企业建设不达标的问题尤其突出。”
……
在一次交流研讨会议上,参会人员直击企业现状,一个个影响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被摆上桌面。
如何拔钉清障、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奔着问题去,向着难处攻!”这是海南新能源公司给出的答案。
于是,该公司克服了基础设备设施落后、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高、专业人才匮乏、技术积累薄弱等重重困难,以建设智慧电厂为目标,制定了“智慧安全、智慧运行、智慧管理”的顶层设计方案,任命4名项目经理,设立4个专项工作组,精选各专业骨干力量奋力攻坚,推动“两站远方集中控制系统”“反恐监视应急融合指挥系统”“智慧健康一体化系统”“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系统”4个智慧化项目按期落地见效。
“请注意,您即将进入危险区域,请尽快离开……”这是海南新能源公司一款具有视频采集、通信对讲、轨迹回放、行为识别等功能的智慧一体化安全帽的“喊话”提醒。
如今,一个个新技术、新装备“入驻”生产现场,使该公司大广坝、红岭两站能够实现远程集中控制,“无人值守、少人值守”的目标得以实现,每年可节约几百万元的管理成本。“反恐监视应急融合指挥系统”通过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海南省反恐办公室验收,获得了电力系统一级重点目标单位达标验收认定书,被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海南省互联网应用优秀案例。“智慧健康一体化系统”助力该公司获评“海南省健康企业”称号,是该公司作为海南省2024年唯一一家企业入选国家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的有力支撑。“现场作业安全管控系统”的有效应用使得现场作业过程实现智能化、可视化、移动化安全管控。“新技术”在赋能安全生产领域大放异彩,助力红岭水电厂实现安全生产3400余天,大广坝水电厂安全生产7000余天、连续4年荣获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十周年以上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提信心树愿景,凝聚前行动力
“发电部定期组织召开水耗分析会,积极主动与调度沟通协调,减少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间,全年平均水能利用率高达99.98%,较去年提高1.74个百分点。”
“财务部完成高息贷款置换工作,融资成本率由3.67%降至3.10%,较去年下降0.57个百分点。”
“计划经营部积极利用机组检修、运维消缺、光伏建设等机会,全力消纳闲置物资897件……”
去年年底,该公司各部门通过实例、数据纷纷晒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广大干部职工千方百计内挖潜力、外拓市场,奋力冲刺年度目标,在大广坝和红岭水库来水总量同比减少21.8%的困境下,攻坚克难打赢了扭亏治亏攻坚战,成功扭转了连续5年亏损的不利局面,为该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爬坡过坎、阔步向前的道路上增添了十足的信心。
今年年初,该公司党委研究制定了《国家能源集团海控新能源有限公司3510中长期发展规划报告》,为企业中长期发展前瞻布局、开辟新赛道。报告中提出三年总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五年达到80万千瓦、十年达到200万千瓦的目标,对红岭抽水蓄能电站、光伏开发建设、大广坝工农业供水、大广坝工业游、红岭槟榔经济林等重点项目进行了总体规划。
“‘3510’规划擘画了公司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方向明确、举措有力,我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满怀信心!”新鲜出炉的发展规划在该公司成为热点话题,在各部门、各班组里引发了热烈讨论。
目标就是航灯,照亮着海南新能源公司前行的路,也激发着广大干部职工的奋斗热情。
“我们每天实时关注、跟踪水库集水区域气象信息,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目前共开展了5次人工增雨作业,有效增加水库蓄水量,进一步提高发电量……”生产技术部副主任黄井源说道。
“我们积极与电网沟通协调,主动把握抢发电量窗口期,维护并拓展市场份额,争取发电空间……”发电部负责人冯志华带领部门全体职工扛起抢发电量的大旗,顶压前行。
起跑决定全程,起势关乎全胜。今年以来,海南新能源公司结合年度经营任务,每个月科学设置摸高目标,全面传导业绩压力。广大干部职工精准发力,深挖降本“内潜力”,精打细算“节流账”,外拓市场、抢电量、争资源,全力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经营业绩硕果频出,实现“开门稳、月月红”。此外,该公司加强参股LNG公司经营管理,其经营业绩呈现出不断上涨的发展趋势,为海南新能源公司实现年度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见证,是奋斗者筑梦的刻度。一年来,海南新能源公司奋楫争先、开拓进取,攻难关、解难题、抓发展、促增长,正以稳健而有力的步伐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