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月湖游吟
黄瑾瑶
2024年06月06日
字数:1537
版次:04
  在港城宁波的市中心静卧着一汪碧水,湖面盈盈似满月,弯弯曲处似眉月,这便是孕育了一池“浙东邹鲁、文献之邦”的月湖。
  月湖始凿于唐贞观年间,宋元代后陆续建成了湖上十洲胜景,湖面三堤七桥,湖城合璧,千年以来与宁波诗酒相伴。历朝历代的风流人物贺知章、史浩、万斯同等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他们在湖上流淌的岁月和流传在岁月的故事,积淀出丰厚的文化内涵,丰盈了月湖的意境,让它从城市的地理中心升华为浙东学术文化中心。
  古时的月湖是个完整的湖面,而今一条柳汀街把它分为南北两湖,各有五洲。从北湖而入,自西向东有芙蓉洲、芳草洲、柳汀等,只见回廊水榭、亭台楼阁掩隐其中,镂空牖窗、花卉绿篱自成院落,湖畔的巨石错落有致,湖岸自然缓坡入水,湖中有莲亭亭玉立,缱绻的湖水中荡漾着园林的气息。
  在芙蓉洲上最绕不过去的景点非天一阁莫属,耳熟能详的“港通天下、书藏古今”这张宁波的名片中,其中的“书藏古今”代指的就是天一阁。它坐落于月湖西岸,距今已有四百五十余载,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据传清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时,天一阁范氏后人范懋柱就捐献了600多本书籍,且不少是孤本,可见其藏书之丰。魏晋的飘逸不羁,大唐的繁华盛世,宋元的刚柔并济,明清的高古气息在徐徐展开的线装书中妙语机锋、墨色灵动,这里已不仅仅是景点而是世人可以触摸到的精神指引,我徜徉其中,浮世与古文相伴,闲看古人妙心,在闲庭信步中牵手内心深处的自我。
  “众乐新亭,廊腰列绣,虹桥憧憧,夹岸左右”,柳汀作为月湖最早形成的景观,在十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间古朴庄重的贺秘监祠是为了纪念贺知章而建,杨柳岸贺公祠独伴晓风,在宁波士子心中已丰盈了千年。我踏足其中,熟悉的场景扑面而来,源于数次协会的活动都在此举行。
  在“月明偏照海边洲,绿水回环漾素秋”的月湖中,月岛凭其出众的颜值出圈,其内不仅有著名的杨宅,现已开辟为月湖美术馆,馆内有着众多的名家画作供游客鉴赏,每年的秋末冬初更是岛上院士林银杏惊艳的时节,打卡是必须的。院士林缘起两院院士路甬祥带领32位宁波籍院士于1999年9月14日在这里栽下了32棵银杏树而得名,此后宁波籍的院士都纷纷在此种下银杏,寄托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后人的殷切期望,现如今已成月湖的网红地。只见黄叶灿然,抬头仰望,那如阳光般温暖的明黄,一点一滴揉碎在枝叶阑珊里,低头凝视一地碎金,漫天的银杏叶翩翩飘舞,像是一场盛大的、无声的入冬仪式。长枪短炮的摄影人纷纷用镜头见证这一刻的唯美和浪漫。
  有水便有桥,月湖上原有的七桥中目前仅剩月湖桥是按原状保存,石桥上耸立的柱首雕刻着荷花图案栩栩如生,青蔓古藤飘洒在桥洞两侧,半圆的桥洞倒影在水中成为一轮圆月,波光一闪,仿如月湖嫣然一笑。拾阶而上,踩在刻满岁月痕迹的青石条上,仿佛还能听到岁月的蛩音。渐行渐远,过月湖桥后来到了月湖的南端竹洲,竹洲原名松岛,是“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讲舍所在。曾经的月湖书院林立,学风浓郁,这也是月湖“浙东邹鲁”得名之所由。如今,书声琅琅在这座小岛上的是宁波二中的莘莘学子。很想入内一观,无奈校门紧闭闲杂人员勿入,当年宁波这所唯一在岛上的校舍曾是孩子的心仪之地,我还特地陪同也来,谁知孩子最后被保送去了他校与之擦肩而过,但这所前身是宁波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始终是曾经的白月光。
  昔日的月湖曾遍布唐宋达官显贵的府衙官邸,明清文人墨客的书院讲堂,也有王应麟、黄宗羲、全祖望和屠呦呦这些宁波大家生长于斯,历来就是甬上名门望族、簪缨世家聚居地,这里弦歌不辍、思接千载。如今已翩然转身成为国家5A级景区,清风拂柳、泛舟湖上,让市民在城市的喧嚣中抬足即入这一清朗水庭,静水深流,内敛自如的月湖俨然成为甬城人民诗和远方的所在。(作者单位:浙江北仑电厂)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