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陆烨 通讯员 宋鑫 吴婕
3月16日21时,浙江公司支持中心的倪霄峰查询着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名单,终于,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过关了!”他开心不已。那一晚,同样激动的还有浙江省劳模袁小红。
55岁的倪霄峰是电气专家,53岁的袁小红是环保专家,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他俩“跨界”安全管理领域,拿到了成色十足的通行证。
支持中心是浙江公司独具特色的组织机构,成立3年来,该中心人员奋战在安全生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科技创新等领域,他们肩负使命、勇往直前,为浙江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探究支持中心的发展之路,生动体现了浙江公司培育新型劳动关系,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实践。
先行一步 以“新”提质
2020年9月,浙江公司重组成立。“新发展、新高地、新标杆”是集团对浙江公司提出的定位要求,也成为浙江公司深化改革的前行力量。
浙江是全国经济强省,浙江公司是浙江最大规模能源央企。彼时,浙江公司管辖的5家电厂,人才底蕴深厚,但缺少集中统一、迭代升级的智库团队。承接集团“放管服”职能,对省级公司科学决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随着三项制度改革向深水区推进,“能下”“能出”“能减”成为难啃的“硬骨头”。
伴随着浙江公司在火电、新能源、综合能源等领域快速发展壮大,如何集中区域优质人力资源,组建专业化队伍,进一步提升省公司战略落实、机遇把控、变革创新等,考量着浙江公司管理层的智慧和胆识。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浙江公司党委一致认为要确保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在浙江落地生根,迫切需要人才支撑。2021年4月,支持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作为浙江公司“一体两翼三提升”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大地生根发芽。
成立支持中心既能发挥基层单位转岗干部的生产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也能优化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有效解决基层单位中层干部职数超编等问题,加快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实践证明,通过下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先手棋”,构建先进生产关系,为浙江公司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增添动能。
截至2023年,浙江公司下属单位增至13家,管理装机由950万千瓦增至1500万千瓦(其中在建500万千瓦),连续4年获评集团公司经营业绩A级单位。2023年,浙江公司完成发电量554亿千瓦时、供热量945万吉焦,双双实现新高,基建、新能源项目蓬勃推进,构建起风光火储多元发展新格局。
持续深化 以“改”聚力
坐落于北仑电厂的一幢5层楼,是支持中心大本营。41名支持中心专家人员集中办公,他们在新岗位上,着手修编浙江公司相关制度,参与重大检修、基建项目检查,推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向前迈进。
“建立新型生产关系,既包括改革现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也包括构建先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浙江公司党委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把支持中心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试点平台,持续完善管理机制,满足企业发展所需。
2023年7月,经过充分酝酿的《支持中心管理优化方案》,一经发布就引发广泛关注。“新方案明确了支持中心作为浙江公司本部职能管理重要延伸的职责定位,更加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优化结构、规范管理,有力推动企业发展。我们还把支持中心作为公司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试点平台。”浙江公司组织人事部主任吴仁蓉如是说。
匹配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新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支持中心构建了“一部四中心一库”体系,即综合管理部、安全监察中心、技经研究中心、科创数智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共享专家库,明确由浙江公司组织人事部归口管理。
对支持中心人员实施契约化管理,签订岗位协议;由支持中心负责工作分配、考勤考核、绩效评价等,评价结果经组织人事部审核后,下发人员所在基层单位兑现绩效奖金;建立内部职位职级晋升和选拔机制;吸纳浙江公司区域专业人才,经内部调配、选聘,实现双向选择、可进可出。“新方案对职责定位、机构编制,尤其是人员选聘、绩效考核等,提出更具体要求。”支持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卢练响这样说。
2023年,支持中心有8人获年度绩效考核“优秀”,1人获集团公司级技术能手称号。截至今年3月,支持中心有3人职位职级得到晋升。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浙江公司有为有位、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也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热情,拓展人才培养通道。
精准服务 以“优”促进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浙江公司构建新型生产关系,让支持中心焕发出澎湃动能。走进安全监察中心,倪霄峰正在学习华东电力大学的《直流输送电》视频课程。“科技发展迅猛,不抓紧学习,就跟不上形势了。”干了一辈子电气专业,倪霄峰生产管理经验丰富。进入安全监察中心后,他却觉得知识不够用。2022年,他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全国统考知识面广、难度大,加上工作繁忙、记忆力下降,这让他付出更多精力,也让他在挑战中战胜了自我。据安全监察中心主任刘俊介绍,支持中心现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共11人,“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对电力企业降低安全风险至关重要”。
基层企业有需求,共享专家库的专家们随叫随到,有时专项整治,有时集中会诊,作为浙江公司“眼睛”和“管理触手”,全面拧紧履责追责链条,共同构建安全生产铜墙铁壁。2023年浙江公司所有机组实现零非停,火电企业全部成为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一级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是电力产业唯一一家子分公司。
“我特别珍惜现在的岗位。”贺道道微笑着说。这位年轻的党员骨干,曾在中电联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个人第三名,为“国家能源集团一队”赢得团体二等奖,被授予“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经过竞聘,他任职支持中心科创数智中心副主任。谈起工作,贺道道思路清晰、干劲满满。“近期完成了7个科技项目验收,收集到近3年科技项目和技改项目共107项。下一步要全力打造新型储能、二氧化碳捕捉利用与封存等浙江公司科技创新特色品牌。”
立足浙江,服务集团,面向行业,让支持中心成为“人才蓄水池”,有力提升管理效能。截至今年3月,支持中心团队完成浙江公司的科技、技改和重大特殊项目竣工验收共42个;参与浙江公司审计项目、党委巡察共计24次;参与检修、技改项目驻厂督查30次,派出专业专家567人次,发现问题及提出建议2930条,均已得到整改或闭环。
参与完成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安全检查10次;参与完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度评审及新能源数据标准规范编撰。依托人才培养中心,组织集团级培训11批次,参训人员827人;连续两年承办新职工入职培训,创新讲好第一课,点燃奋斗激情;2023年承办完成集团公司火电机组集控值班员技能竞赛,为打造三支队伍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2月,支持中心专家袁小红参与修编的《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和《粉煤灰中砷、镉、铬、铜、镍、铅和锌的分析方法》两项行业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发布。卢练响自信地说:“支持中心作为浙江公司战略智库,服务广度、深度正在不断拓展。”
东方风起,钱江潮涌。浙江公司首创支持中心平台,全方位打造“劳动合同+岗位协议+薪酬考核”管理模式,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为打造“世界一流领先标杆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也为省级公司提升“五项能力”建设水平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