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管浩嫄
走进山东寿光公司汽机房零米,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上岗”巡视,通过红外热相仪、高清摄像头将生产区域情况“尽收眼底”,及时对现场漏油、漏水、超温等异常进行报警,值班员在主控室轻点鼠标,就可对现场一目了然。
近年来,山东公司加速推进火电机组智慧转型,按照“一企一策”深化智慧电站建设,加快传统火电转型升级,为公司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能。 优化顶层设计 全盘谋篇布局
“深化智能电站建设,持续落实集团公司‘智慧国家能源’战略,构建智能发电和智慧管理平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年初,山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对所属火电单位进行战略再部署。
山东公司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组织领导,制定下发《智能发电企业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公司智能发电建设现状、建设规划、具体任务、主要措施等,下好公司智能化发展“一盘棋”。分管负责人亲自监督,对未完工的项目进行提级管理,确保项目推进有序有力;深化专题研究,依靠内外部技术力量,对接宿迁公司、东胜公司等智能发电企业建设取得良好实践经验的单位,及时解决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面对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等问题;全面梳理现有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及应用,完善整合现有资源,推进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的集约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全数据深化应用、共享应用和融合应用;实行动态评估,通过专家咨询、职工参与等多种方式,定期对智能发电企业建设发展成果进行绩效评估,实时调整战略规划、建设目标、实施方案,及时总结固化,系统、全面、持续推动智能发电企业建设;推进系统升级,对影响减人增效的重点系统和关键设备优先实施系统和设备的升级,综合生产经营现状、技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应用等实际情况,加大设备设施治理和维保力度,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加大智能化技术应用力度,各单位年底前实现生产场所操控室集中、现场岗位少人无人、运维远程操控。”山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年初工作会上着重强调。
实行“一企一策”精准高效落地
“加快建设智慧企业,全力打造智慧智能大平台,赋能加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各单位‘一企一策’编制智能电站建设实施方案,推动火电单位输煤、灰硫、化学系统智能化升级,加快菏泽、聊城斗轮机无人值守改造进度。”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说。
目标已明确,行动有方向。公司所属各单位因企施策编制建设方案,统筹部署外围区域远程监控系统,采用智能监控摄像头、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等智能监控设备,立项技改、科技、信息化等配套项目,推进生产现场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泰安公司进行了集控室改造,包括控制室大屏幕更换,17.4米层空调机房室内装修改造及原空调机房屋顶新增室外型空调机组工程。原17.4米层空调机房设备拆除,改造为交接班室、党员活动室及会议室等功能性用房。空调机房屋顶新增室外型空调机组,满足集控室空调要求。新增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满足改造后的交接班室等房间使用。通过改造项目实施主控室空间增加至218平方米,运行休息室空间增加至185平方米。
寿光公司智能巡检项目投入资金2195.88万元,项目选定了在日常巡检中的几个关键区域进行研究,其中包含输煤区域、磨煤机、燃烧器、主变压器、GIS室区域、汽机房等。根据每个区域的巡检特点,采用不同的智能巡检方式,提高巡检效率,降低巡检强度,提升设备可靠性。改造前输煤巡检值班人数15人,实行智能巡检后减少5人。
菏泽公司水汽自动加药系统设备改造实现了远方自动加药控制;石横公司灰硫、化水进入主控室集中管控;费县、蓬莱、聊城公司脱硫进入主控室集中管控,燃料单独集中管控,化水系统已经联网,实现精细管理、智慧决策、主动安全管控、无人干预、少人值班、智能监视及故障诊断、高效环保、灵活调节等功能。
“各单位要打破固有思维,设备技改与生产组织同步推进,缩减外围岗位,减少工作外委,优化人力资源,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带动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治理方式的变革。”公司主要负责人多次强调。
建设智慧电厂 温暖职工心田 石横公司集控室脱硫、除灰、化水操作站及相关视频监控系统接入集控室,由值长、单元长统一协调管理,除灰、脱硫、化学运行人员减少了20%以上。
“控制室的合并,有效提高了集控运行与各辅控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效率,便于统一协调指挥。之前机组参数调整时要频繁与各专业电话协调,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方便多了,大家集中到一起,实现数据、信息互通互享、高效协作。”山东公司生产管理部科技管理马翔说。
“集中管控为我们提升业务水平、拓宽业务范围搭建了交流、进步的平台,真正实现‘一专多能’。之前因为空间的限制,我们交流沟通比较少,现在大家有机会坐在一起,让我对脱硫、除灰、化水的系统流程有了更深入、直观、全面的理解和把控,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助力,同时在各项指标的调整上也有了更精准的方向。”石横公司运行部值长李树壮感触颇深。
对于集控运行巡检员来说,每年的夏季都是漫长而难熬的,居高不下的环境温度加上不断散热的运行设备,锅炉房仿佛一个“蒸笼”,进去5分钟衣服就被汗浸湿了;在汽机区域,充满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更是让人敬而远之。不只是高温,还有噪声,嗡嗡的机器轰鸣声,只有戴着耳塞才能减弱些噪声伤害。
寿光公司巡检机器人与智能摄像机解决了巡检员的“心头难”,通过采集现场仪表视频图像信息,再由机器视觉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及时对异常数据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现在我们不需要频繁进去抄表,有异常的时候进去看一下就好了。”寿光公司维护部热控专工焦凯迪开心地说。
以前,运行工程师每走一趟,都要在十几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现在智能巡检集成管理平台一键生成的报告替代了手写的厚厚一叠纸,从巡检任务计划的制定,到任务执行、巡检信息的汇总,再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一个完整流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运行人员只需要对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复核,并提交检修工单,形成闭环。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在智慧电厂建设这场“大考”中,山东公司勇当“解题人”,争做“领跑者”,全面构建智能生产、智能管理运作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集中管控、减员增效和高度协同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设备物理分离、信息相互独立等壁垒,实现设备、信息互联,数据、资源共享,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