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写好“融合发展”大文章
   

本报通讯员 江腾飞


  4月的江南,风轻草长,生机盎然。安徽铜陵电厂这边两台火力发电机组昼夜输出,那边东湖渔光互补项目打桩试基,交织出一幅实干奋进的壮美图景。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能源结构转型大势所趋的当下,该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党建与业务、生产与经营、聚焦主业与转型升级“三个融合”,着力写好融合发展大文章,走出火电破局、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党建与业务融合同频共振
  2023年5月12日,一艘特殊的煤船——“神华518-2315号”向铜陵电厂进发。说它特殊,是因为一天前的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集团所属黄骅港时,它正停泊在黄骅港煤炭港区码头,第一时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
  “得知‘神华518-2315号’煤船正朝铜陵电厂驶来,我们第一时间通过业务部门联系上了该船相关负责人,原汁原味地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骅港重要讲话精神传接过来。”该厂党建工作部副主任俞洋激动地说道。
  紧接着,该厂迅速组织燃料管理、煤炭接卸、输煤系统运维等相关业务人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就如何发挥好煤电一体化运营成本优势实现提质增效,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落地见效展开讨论。
  去年,该厂总投资3000万元的码头新增卸煤线项目竣工投运,卸煤能力有效提升40%,出力可达1500吨/小时,实现了船煤直上仓功能,并降低了单位卸煤能耗,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得到显著改善。
  “2023年,我们紧盯煤炭市场走势,立足集团煤电一体化运营,稳库存、控价格,加强燃料调运、中转、接卸、仓储、入炉等全过程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厂副总经理潘明虎表示,全年采购煤炭近330万吨,通过压降燃料成本实现增利超两亿元,煤炭运损率、采购热值差等主要指标均处于沿江可比电厂前列。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黄骅港重要讲话精神正是该厂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生动实践,积极探索“党建+”新模式,把党建融入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以党建优势转化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不仅要做到、而且要做好。”俞洋说道。
  生产与经营融合协同创效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自今年1月1日起,煤电单一制电价调整为“电量电价+容量电价”的两部制电价,电力市场化改革迎来“新变化”。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谈及容量电价机制时,该厂计划经营部副主任孙跃发略显从容,“国家主导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煤电正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容量电价机制的到来合情合理,只是速度比想象得更快一些。”
  孙跃发的从容,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新变化”层出不穷,见惯不惊;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该厂在推动生产与经营融合上所做的努力,胸有丘壑。
  早在2022年,安徽省作为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改革试点省份首次开展模拟试运行时,该厂就深刻意识到生产与经营融合的重要性。
  “以前的电厂,生产是生产,经营是经营,可能会有交叉,但多数时候是各行其道。而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省内电力现货的试点,再固守生产与经营‘各行其道’的旧观念就显得不合时宜了。不仅不能‘各行其道’,反而要相互融合、协同创效。”该厂副总经理赵怀宇在谈及生产与经营融合时说道,他还兼任着该厂电力营销领导小组组长。
  电力市场化改革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从电量的“等着分”到“主动拿”,同时由于中长期偏差规则的引入、省内电力现货的试点、容量电价机制的建立等,生产与经营融合是重要且必要的。“上兵伐谋”,打的是信息战和执行力,该厂适时成立电力营销领导小组,让懂生产、会经营的骨干参与其中,并在全厂范围内选拔交易员A/B角,共同汇聚成电力营销团队的中坚力量。去年,该厂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新增合同电量14.2亿千瓦时,成交均价较安徽省均价高0.81元/兆瓦时;省内电力现货实现增收逾千万元,华东备用市场量、价均创新高。今年容量电价政策实施以来,连续3个月全额获取容量电费,累计收入3150万元,生产经营协同创效成果可见一斑。
  聚焦主业与转型升级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能源技术与我国的能源安全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能源安全和能源高质量发展再次被提及。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于电厂而言,也就是火力发电主业不能丢,能源保供的初心不能忘。
  近年来,该厂充分发挥能源保供“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严格按照电网调度及上级单位能源保供部署要求,勇于担当,不折不扣完成迎峰度冬(夏)等重要时段能源保供任务。去年,火电发电量完成71.4亿千瓦时,利用小时数连续三年居安徽省“三同”第一位,连续两年获评“安徽省电力迎峰度夏工作中表现突出单位”。截至今年1月31日,火电发电量历史累计完成1000.2亿千瓦时,“千亿”电量答卷印证了铜电人矢志不渝的保供初心。
  而随着火电二期2×1000兆瓦机组工程获得安徽省发改委核准,该厂锚定融入区域沿江大机组群建设布局,利用火电、新能源联营优势,加快新能源资源获取、开工投产速度,企业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去年12月29日,该厂首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东湖110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新能源发展再添强劲“引擎”。日前,安徽公司与铜陵市及义安区两级政府共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全类型新能源项目开发进一步达成互信合作。借由二期发展契机,该厂正加紧进行供热项目改造和热力管网二期建设,建成后供热能力将翻一番,实现“量变”;配合地方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寻求综合能源多元联供合作,同园区共生、与企业共赢,以“发电+”带动转型升级,引发“质变”。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在持续推进企业“融合发展”的大道上,铜陵电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立足生产经营协同,着力能源保供、转型升级“双轨并进”,在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展现新作为,续写新辉煌。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