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晓刚)近年来,包头化工不断探索创新,积极破解安全生产瓶颈,解决生产和设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创造出安全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
该公司气化工艺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共有7台气化炉,采取5开2备的运行模式,单炉日投煤量1500吨。为延长气化炉运行周期,设备管理人员深入分析工艺烧嘴和炉砖的材质、磨损情况及工艺操作指标等数据,开展技术攻关,对气化炉实施创新改造,重新设计烧嘴头部配合尺寸,更换外氧头、煤浆头和中心氧头,更改锥底砖结构设计,延长工艺烧嘴的寿命。首次试用气化炉水夹套烧嘴,实现连续运行120天的历史性突破;气化炉平均运行周期达217天,创商业化运营以来最长纪录;单炉最长运行周期为273天,再创国内同类型装置运行新标杆,不仅消除了气化炉烧嘴运行周期较短的瓶颈,更为气化炉系统稳定运行积累了经验。
与此同时,公司认真落实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加强清洁环保生产能力,以“制优质水、产高品质盐”为主旨,找准生产运行痛点、难点问题,积极谋划,不断消除分盐结晶装置运行瓶颈难题,先后完成反渗透系统冲洗水管线改造、膜系统药剂配药水管线改造等多项工艺、设备优化及改造工作,保障环保装置高效优质运行,取得了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仅2023年,公司高盐水分盐结晶装置累计减排高浓盐水达256万吨,节约水费2162万元,外销工业盐获利117万元,圆满完成公司2023年废水零排环保任务,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此外,公司牢牢抓住新牌号研发生产主线,以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为着力点,增强新产品自主开发潜能,在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上做好文章。首次完成线性低密度高熔指注塑类聚乙烯树脂DNDA-8335转产,进一步拓宽了聚烯烃产品种类,提升了公司新牌号研发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产品效益最大化,为推进企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