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蓝领”变“白领”
——榆家梁矿探索薄煤层开采之路
 

本报通讯员  惠  娟  赵  岩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了热词。回顾神东煤炭发展史,不难发现,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神东煤炭一步步成为煤炭工业版图上最耀眼的明珠,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因素便是创新。一代又一代神东人,用智慧推进工作面从多人的人工操作,向少人、无人值守的智能割煤迈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薄煤层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不高,煤炭行业更愿意优先开采厚煤层。但开采薄煤层是煤炭工业绿色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能源长远保障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实现创新的需要。出于对国家资源的珍惜,早在2008年,神东煤炭就已经开始了对薄煤层的探索。
  2008年1月,榆家梁矿连采一队和生产准备处连采二队施工的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切眼顺利贯通,建成神东煤炭首个薄煤层工作面。同年7月,榆家梁矿首个薄煤层自动化工作面竣工投产,成为国内第一个薄煤层综合自动化综采工作面。
  2010年,神东煤炭研发的“薄煤层自动化工作面开采技术及设备配套研究”获得“第二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金奖,该技术晓喻煤炭行业。
  2018年9月19日,神东煤炭薄煤层自动化工作面——榆家梁矿43101工作面正式试生产,工作面长350.98米,煤层厚度1.0至1.7米,可采储量114.1万吨。
  2020年6月22日,国内首个智能化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在榆家梁矿优质贯通。该工作面探索性地采用智能化割煤新技术,安全回采660天。
  2022年,榆家梁矿43207工作面实现无人化生产。那一年,该矿被陕西省评为A类智能化矿井。
  说起中厚偏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主力开采队伍,榆家梁矿综采二队必须拥有姓名。他们是无人化采煤控制系统的实践者,是创新截割方法的开拓者,是移动终端监控系统的践行者。
  走进综采二队,智能化工作面远程集控室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数据,井下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运行情况一览无余。
  榆家梁矿综采二队成立于2004年11月,作为有着20年队龄的“老牌”队伍,在历任队长的带领下敢啃善啃“硬骨头”,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2019年,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煤炭采矿技术交流及设备展览会现场,北京展厅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对话、远程操控着700多公里外的榆家梁矿薄煤层智能综采工作面,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综采工作面开始自主智能割煤。这一刻,行业人士为之赞叹。
  榆家梁矿综采二队党支部书记、队长赵云飞,从2018年开始就参与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建设,他见证了队伍从综采机械化到智能化、无人化的迅猛发展。
  如今,综采二队所在的43306-2工作面宽度300.5米,设计回采高度1.8米,他们依旧在无人化采煤工作面进行智能化探索。
  无人化采煤工作面运用的是无人化采煤控制系统,解决了复杂条件下综采设备群协同控制难题,无需人员现场监护设备运行,实现采煤工艺、离线编辑、在线调用,解决了开采过程无法及时调整采煤工序需要依赖生产人员就地操控设备的难题。
  他们还在截割方法上创新,自主规划截割方法,创新实现采煤机顶底板曲线主动预测。无人化采煤工作面应用AI识别增强可视化提高远程监护效率,还接入工作面工业环网中,实现煤机、三机、支架等数据实时监测,移动数据管控系统实现设备无屏变有屏、大屏变小屏。
  去年,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团队在验收时一致认为榆家梁矿43207无人化采煤工作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0+2+2”无人化采煤工作面,实现了无人化采煤的“矿工梦”,无人化采煤效率超过人工割煤效率,圆班生产效率提升16.7%,为无人化采煤工作面工业化示范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人化采煤工艺实现常态化运行,持续稳定运行时间超过6个月,为中厚偏薄煤层采煤工作面无人化建设提供了方案。
  从工作面多人的人工操作,到无人操作的自主智能割煤迈进,神东煤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煤矿工人由“蓝领”变成“白领”。
  在2023年全国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总结大会暨智能采煤工作面建设成果发布会上,榆家梁矿43305-2综采工作面被评定为中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特等奖。
  神东煤炭在今年工作会上指出,推广榆家梁矿薄煤层无人化采煤工作面技术,加强薄煤层智能化高端采掘成套装备研制,攻关掘进智能化技术难题,研究应用代替重体力作业机器人,发挥煤矿智能化减人、保安、增效作用。
  创新驱动、智能引领,薄煤层的变迁只是神东煤炭智能化建设的一个缩影,未来神东煤炭将始终坚定不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这里,既引领着行业发展,也见证着煤炭的未来。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