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下课了,我来接你放学”。
翻开记忆的匣子,细品慢读着那搁浅的一段时光,父亲弯腰低头的背影,给予了我一段温情难忘的童年,翻开相册,掺杂了五味杂陈的记忆,泛黄的思绪中闪烁着儿时的故事。
农家小院
“一泓清泉,潺潺流过。”倒映着山坳间的小桥流水,密集细长的青松翠柏挨在墙角,衬托着古朴宁静的砖瓦房,一字排开的山坡地播种着父亲的水萝卜,拔一个咬在嘴里,顿时一股土腥味儿涌了上来。依山而建的院子,抬楼板、打混凝土、盖瓦……这生我养我的老屋,是父亲一砖一石建立起来的,看着那张泛黄的老照片,如今想起满是止不住的回忆。
进院右转,一条蜿蜒数十米的青石板路,为后山开辟了一条小道,院子与山壁间有一堵防洪石墙,是我和父亲一块块垒起的,当时干活效率并不高,选石、凿石、砌墙,每天放学我都翻来覆去挑挑拣拣选用合适的石材,用了小半年的时间,磨破许多双手套,才将石墙垒起来,看着脚后踩踏出的泥土痕迹,望着自己与父亲的创作,那时的我倍感自豪。进院左转,围绕着一圈的是布满青苔的竹篱笆,中间有一个茅草编织成的草棚,草棚之下的石台是父亲一锤一凿打磨而成的,儿时全家吃饭就在那,此刻想起,有多少碗过生日时吃的鸡蛋挂面,是在这个石桌上开餐的,一家人的笑语喧阗,此刻想起就像是在昨天发生的一般。不知是何缘故,夜半脑海里总是不停闪烁着父亲的老屋,压水井、石磨、土灶,那压出的一桶桶甘泉,磨出的一袋袋面粉,一铁锅的“菜豆腐”,勾起了我肚里无数的馋虫,父亲的老屋伫立在半山腰,也许并不气派,但这个小院却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
二八大杠
漫漫成长之路,唯有这辆自行车带给我无数的回忆。
翻过一个山头,借着夕阳余晖,我在农村田间地头上骑车撒欢,带着欣喜与期待,一会向前,一会朝后,碾压着村口水浇地的麦穗,“斜梁、三角梁”,我从自行车大梁空隙中掏腿过去,半蹬着游走在了学校与回家的路上,我喜欢一个人骑车,在小径中奔向一个漫无目的、毫无概念的方向,感受着来无影去无踪的畅快。自行车是我儿时的伙伴,虽然那时手肘、膝盖摔得破皮红肿,青一块紫一块,但是父亲拍拍我身上的灰尘,又扶起车,忍着疼痛让我继续专心练车,一下午时间我晃晃悠悠骑车上路,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让我像风一样飞奔着,此刻我记忆犹新。
又到了下雪的日子,“咯吱、咯吱”,踩踏着带有节奏的声响,让我对家乡的落雪眷眷不忘,“雪厚了,下来推着走吧”,漆黑的夜晚只有我与父亲两个人,并肩同行占满了乡村小道,仅有的那两双脚印,一行车辙,摇摇晃晃地踏向了老屋。现在科技进步,脚踏改为电动,但不变的还是父亲的教诲“坚强点”,看着那一行行车辙,神木北站此时正当落雪时分,我依然选择骑车前行。
寻觅内心深处的那份温热,体会辙痕中最深刻的记忆。(作者单位:铁路装备榆林分公司)